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山松松梢螟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越西县华山松林松梢螟(Diorytria splendidella)发生危害研究,提出了松梢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灾害防控技术。
作者
王加红
孙崇德
叶建芬
马阿里
机构地区
越西县林业局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11-112,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松梢螟
危害
防控技术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刘鹏,高辉,王振斌.
松梢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02,15(3):74-74.
被引量:13
2
蒋云东,李思广,李明,周静永,罕进.
思茅松与4种阔叶树混交林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1-4.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陈鹏,周楠,赵涛,胡光辉,冯志伟,李丽莎.
云南松林分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5):13-15.
被引量:13
2
胡光辉,雷玮,槐可跃,张俊波,陈宏伟,周云.
松实小卷蛾在云南生活史及其对思茅松的危害[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2):13-15.
被引量:17
3
罗廷相,蒋云东,李思广,李明,周静永,杨忠元.
思茅松人工幼林施肥效应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1):36-39.
被引量:10
4
李福秀,陈勇,赵武学,张德国.
几种措施对思茅松插穗生根率影响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1-5.
被引量:19
5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
土壤化学性质与思茅松人工幼林树高、地径的相关性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3):6-10.
被引量:9
6
徐小牛,李宏开,胡风华,张尽忠.
安徽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经营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1):52-67.
被引量:3
7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王用贤,舒凝碧,杨道生.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1997(2):1-7.
被引量:60
8
李丽莎,刘宏屏,周楠,赵涛,陈鹏,李浩然,王海林,雪玲,王宏虬,张瑆,卢南.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1):62-71.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22
1
蒋云东,李思广,何俊,李明,罕进,周静永.
思茅松人工幼林留阔抚育方式的试验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1):18-22.
被引量:7
2
王卫斌,郑海水,景跃波,杨斌,赵文书.
云南热区4种乡土阔叶树种人工林营建技术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1):10-15.
被引量:1
3
段艳,徐正会,张桥蓉.
思茅松害虫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3):52-57.
被引量:6
4
胡光辉,刘云彩,王忠祥,童清,刘永刚,孟梦,槐可跃,闫争亮.
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持续控制技术[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4):34-40.
被引量:21
5
巢留芬,朱龙粉,何雅萍,毛华方.
苏南楸梢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农技服务,2008,25(5):51-52.
6
高江勇,嵇保中,刘曙雯,王国兴,高玉国,况美华.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6):54-56.
被引量:9
7
李秀华.
略论樟子松几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
.科技与生活,2010(6):3-3.
被引量:2
8
闫争亮,刘云彩,胡光辉,刘永刚,孟梦.
思茅松工业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主要害虫发生关系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91-94.
被引量:3
9
闫争亮,刘云彩,胡光辉,刘永刚,孟梦.
思茅松林的树木多样性与主要害虫发生的关系[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2):226-231.
被引量:6
10
孔斌,闵祥宏,邱鸿权,朱士利.
蒙山区域松梢螟危害调查与防治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12(10):34-35.
被引量:1
<
1
2
3
>
同被引文献
20
1
罗志荣.
防治松梢螟技术要点[J]
.云南林业,2009(4):48-48.
被引量:3
2
蒋云东,李思广,李明,周静永,罕进.
思茅松与4种阔叶树混交林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1-4.
被引量:13
3
蒋云东,李思广,何俊,李明,罕进,周静永.
栽松留阔模式思茅松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技,2006,31(3):31-33.
被引量:12
4
宋锋华.
松梢螟对湿地松幼林的危害[J]
.中国林业,2007(05A):58-58.
被引量:4
5
张执中.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174-175.
6
中南林业学院.南方森林害虫综合管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22138-140.
7
徐晓杰,张凤华,吴科军,张惠莉.
苏南楸梢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8(6):103-104.
被引量:2
8
谭建平,邓长方.
芷江县松梢螟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J]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2):76-77.
被引量:2
9
董云峰,颜景红,李红丹,迟琳琳,曹宇.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病虫害的防治[J]
.防护林科技,2011,24(6):89-91.
被引量:9
10
靳爱仙,周国英,闫瑞坤,伍南,邓小军,路宗岩.
博落回提取物对松梢螟幼虫生物活性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5):15-18.
被引量:5
<
1
2
>
引证文献
2
1
付利,夏新权,肖兴翠.
环境因子对湿地松林松梢螟发生及其主梢恢复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2014,41(1):98-101.
2
曹怡立.
松梢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20(7):79-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卢庆杰,郑军,谷野,于海鸥,王文涛,张义涛.
红松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
.吉林林业科技,2024,53(6):36-39.
1
史津鹏,李玉敏.
利用有效的营林措施控制和抵御病虫危害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12):266-266.
被引量:3
2
喻丁香,杨锦超,赵宣武,杜凡.
2015年冬季低温对昆明园林植物的危害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6,41(4):21-25.
被引量:1
3
陈丽.
星天牛对杨树的危害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185-185.
被引量:5
4
张洪峰,王开锋,靳铁治.
宁夏宁南山区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分布密度与危害研究[J]
.四川动物,2006,25(4):870-872.
被引量:4
5
唐养璇.
中草药种植基地网目拟地甲生活史及危害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6):42-44.
被引量:6
6
杨德敏,曾垂惠,叶伟军,周祖基,杨伟.
粗鞘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1997,18(3):28-31.
被引量:2
7
杨晓峰,胡文,冯永贤,张浩,王浩,杨佐忠,曾其国.
云南松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8,29(5):43-44.
8
童清,张培毅,何剑中.
思茅松小蠹虫种类及其危害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9(9):35-37.
被引量:4
9
尹承陇,李新岗.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危害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5(3):19-21.
被引量:2
10
王文久,陈玉惠,付惠,辉朝茂.
云南省竹材蛀虫及其危害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1,21(1):34-39.
被引量:5
<
1
2
>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敬科
赵巍
沈群
张爱霞
王晓闻
李少辉
曹龙奎
赵学伟
韩渊怀
相关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主题
小米
红外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
主成分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