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中国60年法学研究与法制建设的互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六十年短暂历程中,法学研究对法制建设实践的促进呈现了这样一幅非常清晰的图景:每当法学研究受到重视并且得到发展时,必然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或进步。反之,法制建设则会受到阻碍甚至遭到破坏。
作者
蒋传光
王逸飞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4-107,共14页
Journal of Hen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关键词
六十年
法学研究
法制建设
分类号
D90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1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13
1
刘旺洪.
现代化范式与中国法理学的“理想图景”[J]
.北方法学,2009,3(1):114-123.
被引量:6
2
黄文艺.
中国法理学30年发展与反思[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5(1):3-16.
被引量:31
3
石茂生,张伟.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75-80.
被引量:11
4
郭伟伟.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法制建设[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20-24.
被引量:1
5
刘雪斌,李拥军,丰霏.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5):3-36.
被引量:31
6
张文显.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法治建设[J]
.社会科学战线,2008(9):1-13.
被引量:7
7
蒋传光.
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法律文化创建的路径思考[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5):43-50.
被引量:5
8
董节英.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06(2):110-117.
被引量:2
9
张文显.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1,18(1):30-42.
被引量:23
10
蒋传光.
中国法理学50年的成就和贡献[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41-4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62
1
谢晖.
民间法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被引量:2
2
陈卫平.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1-8.
被引量:16
3
李丽.
论社会中个人应有的法治精神[J]
.政治与法律,2000(6):9-11.
被引量:3
4
陈锐.
凯尔逊的“纯粹法”理论研究[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3):15-26.
被引量:3
5
孙国华,杨思斌.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J]
.党政干部学刊,2003(4):4-5.
被引量:3
6
杜宴林,张文显.
后现代方法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J]
.金陵法律评论,2001(1):81-90.
被引量:18
7
喻中.
从“法外之理”到“法内之理”——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J]
.博览群书,2004(7):61-67.
被引量:5
8
郑戈.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30.
被引量:38
9
范忠信.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J]
.现代法学,1999,21(2):24-31.
被引量:17
10
汪太贤.
20年中国法理学的嬗变及其时代课题[J]
.现代法学,1999,21(5):17-2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98
1
朱婷婷.
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我见——评析《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6):57-59.
2
王勇.
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范式反思[J]
.人大法律评论,2022(2):276-298.
3
谢冬慧.
法理学30年学术史之考证——兼谈《知识之学与思想之学》一文“四大缺陷论”[J]
.东方法学,2010(5):112-122.
被引量:3
4
郭志强,许志平,郝建艇.
法律解释的批判性分析[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5):9-13.
5
李贵敏.
从政策到法律:中国共产党执政依据的转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49-51.
被引量:5
6
陈柳裕.
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制的发展进程及其演变轨迹[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11-17.
被引量:1
7
杜宴林.
中国法学的概念解析——兼谈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5):36-45.
被引量:2
8
季金华.
当代中国法律本质理论的研究范式[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1):98-103.
被引量:3
9
何峻.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逻辑发展与基础维护[J]
.唯实,2008(6):58-63.
10
荣红涛.
我国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现状评价与展望[J]
.图书馆,2008(3):17-2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17
1
胡晓进.
近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对美国最高法院的研究与认识[J]
.美国研究,2008,22(4):118-131.
被引量:8
2
谢晖.
社会变革与我国60年法理学的路向[J]
.法学论坛,2009,24(5):17-23.
被引量:5
3
喻中.
从“法外之理”到“法内之理”——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J]
.博览群书,2004(7):61-67.
被引量:5
4
朱伟一.
与大师对弈 德沃金法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侧记[J]
.博览群书,2002(9):13-16.
被引量:2
5
何渊,徐剑.
中国司法制度学高影响论文三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主流数据库(1978-2008)的引证分析[J]
.东方法学,2010(2):51-63.
被引量:3
6
谢冬慧.
法理学30年学术史之考证——兼谈《知识之学与思想之学》一文“四大缺陷论”[J]
.东方法学,2010(5):112-122.
被引量:3
7
朱俊强,费世军.
法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建国五十年来法理学研究的经验与教训[J]
.社会科学家,1999,14(S2):59-63.
被引量:2
8
张文显,姚建宗,黄文艺,周永胜.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5):1-12.
被引量:62
9
中国法学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会在庐山正式成立 中国法学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综述[J]
.中国法学,1985(3):54-58.
被引量:3
10
李龙,汪习根.
二十世纪中国法理学回眸[J]
.法学评论,1999,17(4):4-23.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4
1
石伟.
论中国法理学的实践转向——三十余年法理学学术史考察[J]
.现代法学,2012,34(4):172-186.
被引量:15
2
裴萌娜.
对法学中信息系统理论应用的探讨[J]
.才智,2014,0(10):110-110.
3
舒国滢.
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J]
.现代法学,2019,41(5):3-22.
被引量:24
4
舒国滢.
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J]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12):3-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刘星显.
当法律遇见艺术——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形成及发展趋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44-253.
被引量:3
2
刘鹏昊.
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主体性缺失及其转型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6):1-2.
3
汤岩.
国际法教义学:方法界定、历史梳理和价值反思[J]
.法律方法,2020(1):314-329.
4
雷霞.
走向实践的法理学: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6~2021年)转载论文的分析[J]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1):168-194.
5
孙阁.
法理学改革及其发展目标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108-109.
6
贺电,徐持.
平衡法理论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新发展[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4(5):22-30.
被引量:9
7
石伟.
论实践的人权研究——基于1949年以来人权研究论争的考察[J]
.思想战线,2015,41(1):71-76.
被引量:1
8
本刊编辑部.
中国法理法史学发展评价(2012—2013)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15,27(2):285-308.
被引量:3
9
陈晖.
法理学在中国的兴起[J]
.决策与信息,2016(11):85-85.
10
叶会成.
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法哲学研究:一个反思性述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7(4):48-64.
被引量:4
1
胡雪萍,朱璟贤,鲁秀伟,刘彬生,杨亚玲,王红.
坚持群众路线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4):22-27.
2
热点声音[J]
.人事天地,2012(4):4-4.
3
杨晓伟.
思想方法与领导工作的创造性[J]
.燧石,1997(1):56-59.
4
张雷声.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7):94-94.
5
发展党员为何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J]
.党课,2008(10):66-67.
6
周子琦.
民主政治建设视阈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9):237-238.
7
罗翔.
中国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3):24-24.
8
石六山.
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多党合作制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7):168-169.
9
谷孝虎.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多党合作制度[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9-12.
10
杨玉洪.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的政治原则初探[J]
.学术论坛,2002,25(6):11-13.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