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精神家园”的理论旨趣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1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piritual Homelan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精神家园"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旨趣与文化内涵,对于"精神"和"家园"两个层面的内在解读,既可以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融合成一个总体性的生命结构,又能够通过对中西方人文精神不同发展路向的探讨凸显精神家园理论的核心问题。 The Concept of "Spiritual Homeland" has a ric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interpretation to "spirit"and "homeland" in both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e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tructure of a total life.Also we can highlight the core issues of the theory of "spiritual homeland"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t way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humanistic spirits.
作者 梅景辉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人文精神 民族家园 spiritual homeland humanistic spirit national homeland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胡海波.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9-14. 被引量:22
  • 2庞立生,王艳华.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J].现代哲学,2009(3):8-11. 被引量:49
  • 3王先谦注.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
  • 4李鼎祚,注.陈德述,整理.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1.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294).
  • 6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66-67.
  • 7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戴继天,李海.论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要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8. 被引量:2
  • 2庞立生,胡海波.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的前提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0-65. 被引量:5
  • 3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40-41页.
  • 4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园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 8卢卡奇著 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7页.
  • 9[德]黑格尔 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10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5):54-63. 被引量:100

共引文献3389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