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评述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问题成为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最基本的瓶颈,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国外及其他地区的的乡村建设经验对改善我国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分析这些乡村建设经验的共性,旨在为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
陈东湘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出处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第1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城市化
经验
启示
分类号
F3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6
1
李水山.
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2):8-13.
被引量:5
2
陈昭玖,周波,刘小春.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8-20.
被引量:2
3
冯书泉.
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J]
.科学社会主义,2006(1):13-15.
被引量:19
4
蒋建忠.
新农村建设:韩国的经验与借鉴[J]
.决策,2006(1):52-53.
被引量:17
5
刘健哲.
台湾之农村社区更新[J]
.台湾农业探索,2005(2):7-10.
被引量:7
6
高潮.
乡村城市化问题论略[J]
.村镇建设,1999(6):35-3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杨荣珍.
挑战“非市场经济地位”任重道远[J]
.WTO经济导刊,2004(7):30-32.
被引量:1
2
王义伟.
非市场经济:中国企业不堪忍受之痛[J]
.WTO经济导刊,2004(7):38-39.
被引量:2
3
许丛琳.
“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
.亚太经济,2004(4):63-65.
被引量:5
4
沈伯明.
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和中国的对策[J]
.国际经贸探索,2004,20(4):13-17.
被引量:10
5
王玉婧.
对华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J]
.生产力研究,2004(6):102-103.
被引量:5
6
宫桓刚.
论反倾销案件中的替代国价格[J]
.财经问题研究,2004(9):89-91.
被引量:3
7
戴瑾.
务实看待“非市场经济地位”[J]
.对外经贸实务,2004(11):10-12.
被引量:5
8
李水山.
韩国新村运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
.当代韩国,2001(2):25-29.
被引量:35
9
陈锡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中国农业信息网,2005.11.5.
10
陈锡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EB/OL].人民网,2003.1.12.
<
1
2
>
共引文献
49
1
韩雪梅.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155-156.
被引量:1
2
孙保营.
韩国“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93-95.
3
刘益森.
新农村建设呼唤农村实用人才[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被引量:1
4
郭杰忠,黎康.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6):217-225.
被引量:40
5
余世喜,李喆.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
.南方农村,2006,22(3):25-27.
被引量:13
6
熊毅.
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分析[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11-15.
7
乔榛.
从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求是学刊,2006,33(4):62-66.
被引量:4
8
郑百龙,翁伯琦,周琼.
台湾“三生”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借鉴[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4):67-71.
被引量:30
9
熊毅.
多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问题探析[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1(4):26-30.
被引量:5
10
杨贤智,骆浩文,张辉玲.
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547-550.
被引量:3
<
1
2
3
4
5
>
同被引文献
144
1
郝宏桂.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韩国新村运动的历史比较[J]
.农业考古,2006(6):44-47.
被引量:1
2
刘永涛.
日本“造乡运动”对我国民间文化保护的启示[J]
.电影文学,2008(6):116-117.
被引量:7
3
贺雪峰.
农村精英与中国乡村治理——评田原史起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J]
.学术前沿,2012(12):90-94.
被引量:22
4
成伯清.
代际差异、感受结构与社会变迁——从文化反哺说起[J]
.河北学刊,2015,35(3):96-100.
被引量:14
5
俞宣孟.
现代人的乡愁[J]
.社会科学论坛,2003(12):49-55.
被引量:5
6
张青.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以韩国新村运动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2005(5):75-77.
被引量:26
7
何建华,于建嵘.
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3):32-39.
被引量:24
8
陈昭玖,周波,唐卫东,苏昌平.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2):72-77.
被引量:71
9
周逸先,宋恩荣.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历史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18-23.
被引量:18
10
张利庠,缪向华.
韩国、日本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6(2):169-170.
被引量:16
<
1
2
3
4
5
…
15
>
引证文献
6
1
周游.
新乡村主义与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探析——以浙江临安“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建设实践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5-6617.
被引量:1
2
郭占锋,娄梦玲,张和荣.
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费孝通小城镇理论对话[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12-21.
被引量:1
3
孙涛.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3):63-67.
被引量:3
4
邢成举,罗重谱.
乡村振兴:历史源流、当下讨论与实施路径——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5):8-17.
被引量:49
5
袁艳华,朱跃华,王晶,李蓬勃.
国内外乡村建设分析及其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2018(21):85-89.
被引量:2
6
孙伟红,张红阳.
乡愁:社会转型期农民的中国体验[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2):56-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宋国恺,李岩.
村民主体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成因及整治路径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91-200.
被引量:56
2
陈广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宜居村庄建设——以南充市南部县为例[J]
.城镇建设,2019,0(5):10-12.
3
陈小云.
产业生态视野下旅游产业发展探讨——以新余市为例[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12):229-231.
4
陈迪.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农村工作健康发展[J]
.吉林农业,2018(12):33-33.
5
侯冬梅.
城乡统筹视角下晋江市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问题研究[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36(3):1-6.
被引量:2
6
王勇,刘佳佳.
资源禀赋、政策调适与乡村振兴的治理逻辑——基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个案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4):56-62.
被引量:1
7
谭金芳,张朝阳,孙育峰,李书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制度构建[J]
.中国农业教育,2018,19(6):17-22.
被引量:42
8
宋国恺,武天.
权威视角下国家权威对精准扶贫成效的影响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174-182.
被引量:3
9
陈爱东,蔡东方.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支持研究[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1):66-71.
被引量:5
10
朱启铭.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连续性、继起性的县域实践[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3):95-104.
被引量:56
<
1
2
3
4
5
6
>
1
李俊.
泸水县洛本卓乡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南方农业,2015,9(12):108-109.
2
居锟.
把握历史机遇 打造农业综合开发优良示范区[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9(1):42-42.
3
鲁兆雪,何纪安.
改革促企业经济发展发展保改革顺利进行[J]
.陕西建材,1998(5):26-26.
4
刘智元,王葆琴.
浅论信息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看株洲工业经济发展[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0-12.
5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有新思路[J]
.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4):22-23.
6
应美英.
南平延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
.福建农业,2015(3):45-46.
7
李海明.
对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及营销策略的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19):84-85.
8
丁振辉.
论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4):132-134.
被引量:8
9
王俊书.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J]
.农场经济管理,2001(1):9-10.
被引量:1
10
孙文基.
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财政支持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3,34(9):29-33.
被引量:20
<
1
2
>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游苏宁
姚远
朱大明
刘冰
鲁玉红
刘雪立
沈锡宾
颜志森
任胜利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华医学会
《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相关主题
科技期刊
英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