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力学实验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构建适应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支撑体系是实验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如何在高校建立力学实验与科技创新基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力学实验与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作者
陈浩
机构地区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3期5-5,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创新实验教学
基地建设
管理模式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花汉兵.
电子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93-94.
被引量:21
2
毛欣炜,毛根海.
实验教学创新三步曲—开放 自助 自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29-831.
被引量:16
3
朴杰,赵光,李勇,曹德品.
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34-3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智运.
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7.
被引量:213
2
朱雄飞 洪源 毛根海.全方位开放实验室提高促进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0(1).
3
许敖敖.提高学生素质,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6):1-3.
4
王洪斌.高校教育科研组织再造[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5.1-2.
5
秦惠洁,刘建民.
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建议[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5):11-14.
被引量:77
6
张雅君,张学文.
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4):3-5.
被引量:80
7
姜艳萍.
实验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5):9-11.
被引量:66
8
沈益民,倪吾钟.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2):105-107.
被引量:55
9
齐永钦.
创新教育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9-10.
被引量:130
10
毛根海,章军军,陈少庆,胡卫红.
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6):87-88.
被引量:23
<
1
2
>
共引文献
42
1
颜增显.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的思考[J]
.广西教育,2010(15):21-22.
被引量:2
2
何永琴.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5(3):26-28.
3
陈虹,柳世祥,赵吉斌.
印刷机械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S1):34-37.
被引量:1
4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
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1):70-72.
被引量:10
5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戚向阳.
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552-554.
被引量:81
6
尹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的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38-840.
被引量:4
7
田云丽,周利华,肖红飞.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040-1043.
被引量:9
8
王成安,杨雪,刘立军,宋月丽.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做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05-106.
被引量:5
9
曾晓华,谢袁飞,黄家敏.
电类专业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2):47-49.
被引量:1
10
黄钦华,邓展明,李爱友.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B06):182-184.
被引量:6
<
1
2
3
4
5
>
1
宋树祥,罗晓曙.
“科技创新基地+电子设计竞赛+工程中心”的互动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
.高教论坛,2010(9):30-32.
被引量:8
2
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0-131.
被引量:11
3
李芳.
创建科技创新基地 实现高校育人功能——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J]
.时代教育,2015,0(5):104-104.
被引量:1
4
李晓宁,罗正祥,蒋宁,余魅.
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创新教育[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181-1182.
被引量:21
5
张友志,苏本跃,江伟.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平台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0(11):148-149.
被引量:14
6
刘晓芳,贺伟.
创新教育在电路课程和实验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和探索[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1):103-104.
被引量:8
7
蔡苇,余波,兰伟.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5-166.
被引量:36
8
陶惠芳.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
.科教导刊,2010(11):186-186.
被引量:4
9
张耀峰,沈卉卉,王玉宝.
依托数学建模竞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6):166-167.
被引量:2
10
尤小红,郭文华.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与对策[J]
.科技风,2008(14):105-105.
<
1
2
>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黄君礼
王丽
蔡继红
王奋斗
刘振坤
李素萍
吴红忠
孙荣芳
张伟
相关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
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
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相关主题
液氯
氟里昂
制冷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