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6期238-23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参考文献14
1 王振岭.中药抑菌实验和应用研究获成果[J].中国中医药报,2007,4:25-25.
2 宝鸡市卫生局.太白山本草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42.
3 朱亚民.内蒙古植物药志(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12:113-116.
4 杜程芳,杨欣欣,屠鹏飞.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63-1666. 被引量:44
5 胡昌奇 韩建伟 等.狭叶白鲜皮中的柠檬苦素类成分[J].植物学报,1989,31(6):453-458.
6 王红萍.白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2)[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3):200-201. 被引量:17
7 李淑惠,纪耀华,崔玉辉,靳丹虹.白鲜皮粗多糖提取与总糖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4-14. 被引量:25
8 谭家莉,谢艳华,匡威.白鲜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新医药,2004,3(8):35-36. 被引量:19
9 王蓉,徐强,徐丽华,杭秉茜.白鲜皮的免疫药理学研究——Ⅰ.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4):234-238. 被引量:43
10 刘今方,脱朝伟,王绍东,王少林,丁铭,李宝杰.中药散结片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7):429-43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16
1 睢大,吕忠智,于晓凤,孙文娟,李淑惠.白藓皮粗多糖的药理研究[J] .吉林中医药,1994,14(4):39-39. 被引量:5
2 赖作企,符雄.沙田柚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4):117-121. 被引量:12
3 王宝珍,张天斌,马冰如.黑蔓粗多糖的总糖含量测定研究[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3):275-276. 被引量:14
4 汤俊,朱卫,屠治本.蚬壳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5,26(11):563-565. 被引量: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附录30.
6 高昔军 郭晓林 朴云蜂 等.白鲜皮粗多糖保肝作用的机理研究[J].临床盱胆病杂志,1996,12(1):69-69.
7 李静晖 睢大筼 马文丽 等.白鲜皮粗多糖对老龄大鼠LPO和SOD的影响[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5,11(5):72-72.
8 康胜利 王素贤 朱廷儒.中药白鲜皮活性成分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3,18(6):11-11.
9 Asada H,Miyase Y,Fukushima S.Sesquiterpene lactones from Ixeris tamagawaensis Kitam[J].Chem Pharm Bull,1984,32(5):1724.
10 J.Alberto Marco,Juan F.SanzCervera,Alberto Yuste et al.Sesquiterpene lactones and dihydroflavonols from Andryala and Urospermum species[J].Phytochemistry,1994,36(3):725.
共引文献169
1 徐宁宁.中药材白鲜皮的成分鉴定分析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50-53. 被引量:6
2 徐强.选择性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中药及其成分中发现的崭新作用模式[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2):7-9. 被引量:1
3 韩广轩,孙义华,罗晓静.中药白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4,22(4):215-217. 被引量:59
4 吴艳玲,朴惠善.蒲公英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519-520. 被引量:163
5 李知敏,王伯初,周菁,彭亮.植物多糖提取液的几种脱蛋白方法的比较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8):57-59. 被引量:124
6 徐强,王蓉,余伯阳.短葶山麦冬皂甙C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2):98-101. 被引量:29
7 冉启琼,罗兰,朱丹妮.白鲜皮质量标准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9):1585-1586. 被引量:9
8 赵玉华,李玉琴.中医药免疫功能的研究[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15(2):42-44. 被引量:1
9 杜程芳,屠鹏飞,常海涛.白鲜皮的化学对照品研究[J] .中国药品标准,2006,7(1):49-53. 被引量:5
10 杨若明,钱文涛,刘春兰,土登彭措.藏药延根中粗多糖提取和含量分析[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36-3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96
1 占洁,蓝善辉,余土根.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痤疮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z1):659-660. 被引量:10
2 苗明三,郭艳,张瑜,崔瑛.中药外治理论、外用功效及存在问题[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6):13-15. 被引量:47
3 单俊杰,田庚元.白术糖复合物AMP-B的理化性质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J] .药学学报,2003,38(6):438-441. 被引量:52
4 卢昌亚.水疗的康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5):22-23. 被引量:18
5 刘林亚,杨光,理同新,徐海,王敬义.中药熏洗对运动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9). 被引量:12
6 林秀仙,李菁.超临界萃取地肤子油的抑菌作用研究[J] .中药材,2004,27(8):603-604. 被引量:19
7 翁丽君.碘酊联合达克宁霜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10例[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6):570-570. 被引量:1
8 黄晓敏,廖玲军,曾松荣,郑秋华,曾晓君.梅花冰片3种剂型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63-65. 被引量:52
9 郭静,张毅.白鲜皮复方临床应用集萃[J] .中医药学刊,2005,23(3):513-514. 被引量:14
10 江霞.复方白鲜皮洗剂抗菌实验[J] .中国药师,2005,8(4):345-34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7
1 张超,雷春娟,魏琴,殷中琼,周黎军,杜永华.复方中药提取物和硝酸咪康唑的联合抑菌作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388-389. 被引量:1
2 秦录,佟彦丽,任翠莲.马齿苋合剂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1,24(9):49-50. 被引量:10
3 曹娟,王福刚,刘克,齐永秀,高允生.白鲜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药,2011,33(9):1469-1472. 被引量:6
4 刘伟雄,聂秀霞,莫国栋.苦参康肤洗剂工艺中透皮吸收剂的筛选[J] .江西中医药,2011,42(11):52-54.
5 施斌,熊慧萍,穆迎涛.止痒方治疗慢性湿疹9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2,34(3):361-362. 被引量:3
6 张达群,黄芍,李秀梅,蔡文慧.白藓皮联合姜黄浸液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4):465-466. 被引量:2
7 方立曙,金梦祝,陈峰.连菖定鼎汤治疗糖尿病疖病48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6):632-634. 被引量:2
8 王蓓,张云天,李松.白鲜皮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研究[J] .海峡药学,2015,27(2):47-50. 被引量:4
9 樊金龙,吴培珠.白鲜皮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才智,2012,0(10):355-356. 被引量:8
10 李军山,张肖建,高晗,郝磊,李雪利,李振江.正交试验法优选白鲜皮配方颗粒提取工艺[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6):56-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0
1 琚皇进,杨柱,唐东昕,曾凡勇,张惠鹏,吴波,耿瑞.刘尚义教授运用地肤子-白鲜皮药对治疗肾系“膜”病经验举隅[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2):129-131. 被引量:1
2 肖冲,刘宏,严然,由凤鸣,祝捷,何玉丹.基于“脾主为卫”论治皮肤病[J] .湖北中医杂志,2020(5):44-46. 被引量:9
3 呼荟茹,贾育蓉,贾育新.玉红膏治疗手部皲裂性湿疹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2,25(1):75-76. 被引量:5
4 沈斌.白芍总苷联合甘草酸苷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38-39. 被引量:4
5 柯素霞,刘启旺,秦录.活血通络汤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足跟痛97例[J] .四川中医,2012,30(6):104-105. 被引量:2
6 吴盘红,谢婷,范瑞强,张文.香莲外洗液对硝酸咪康唑抗白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19(3):142-145. 被引量:10
7 邱玉梅.裴氏黄白散治疗易瑞沙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2,25(11):80-82. 被引量:19
8 陈绍成,石燕红,杨娜,王瑞.重庆后山栀子的UPLC-PDA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药,2012,34(12):2376-2380. 被引量:1
9 柳文红,张博,王思农.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对慢性湿疹模型大鼠INF-γ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3,26(11):66-68. 被引量:4
10 胡一梅,艾儒棣,钟振东,朱晓燕.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2):80-82. 被引量:13
1 沈悦,汤效群.凉血活血祛风解毒为主治疗银屑病68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2):112-113.
2 康连香,王瑛,贾彦超.虎杖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86-86. 被引量:18
3 李梦,苟春雁,王毅刚.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5,44(10):1343-1344. 被引量:19
4 耿少怡,赵燕娥.徐白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8例[J] .陕西中医,2005,26(5):428-429. 被引量:2
5 李辉.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7,38(3):163-164. 被引量:3
6 韦丰.皮的药用[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3(12):43-43. 被引量:1
7 陈永斌.一样桂圆三味药[J] .中外女性健康,2012(10):44-44.
8 彭友林.白鲜与楤木的根皮鉴别[J] .湖南中医杂志,1994,10(4):43-43. 被引量:1
9 陈瑞生,陈相银,贾王俊.祛风解毒的白鲜皮[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0(15):52-52. 被引量:1
10 戚建弘.祛风解毒汤加大活络丹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31例[J] .光明中医,1998,13(6):43-4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