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浆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因其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活性降低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应用相当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输血传播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而血浆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是传播病毒危险性较大的一种。由于我国血浆输注量较大,但病毒灭活尚未普遍推行,所以血浆输注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发达国家,从全血分出的血浆的10%~20%直接用于临床输注,其余大部分作为原料经过病毒灭活制备血浆蛋白制品。而在我国,还较广泛地存在着血浆滥用的现象,大部分从全血分离出的血浆直接在临床输注,主要原因是医生对血浆输注适应证和血浆输注的病毒的危险认识不充分。另外,血浆输注价格较白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剂低,经济条件制约及我国目前白蛋白供应不足的现状也是导致血浆滥用的原因之一[1]。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应用于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来处理临床输注血浆,对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2期19-20,22,共3页
China Modern 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