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传播内涵急需拓宽
出处
《北京电子》
1999年第3期41-42,共2页
Beijing Electronics
-
1韩旭.浅析网络传播[J].青春岁月,2012,0(6):41-41.
-
2刘瑞华,谭雯,徐玉萍.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及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0,3(1):34-36. 被引量:2
-
3王东辉.企业新闻传播创新策略分析[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8):34-35.
-
4贺霞.走出直播间的哲学思考[J].声屏世界,2001(1):45-46.
-
5宫显锋.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6(6):20-20. 被引量:2
-
6许志敏,黄贵.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内涵、效果及影响因素[J].出版发行研究,2013(9):89-92. 被引量:8
-
7陈维俊.高校社交媒体传播内涵与类型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31-31. 被引量:2
-
8姚汝勇.自我传播内涵考察[J].新闻知识,2012(10):27-29. 被引量:2
-
9胡翼青.交流抑或控制:对传播内涵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1):138-139. 被引量:3
-
10段宏,刘建民.论新媒体视阈下河北红色文化的高校德育功能[J].新闻知识,2013(8):60-6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