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背景 碘化罂粟油于1901年用于临床,最初作为器官造影剂使用(气管、肝、肾、输卵管等),放射性标记的碘化罂粟油还用于肝癌的治疗和代谢检查。鉴于碘化油的稳定性,尽管有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报道,但还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碘油用于碘缺乏病(IDD)的防治始于1959年,主要由Clarke,McCullagh,Buttfield和Hetzel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病区使用;1966年起在南美和非洲使用。我国北京医科大学张昌颖于1956年用自制碘化豆油来防治大鼠实验性甲状腺肿;1957年方昕用于大别山区的地甲病防治;1978年在我国碘缺乏病区开始了较大范围的碘油防治工作。目前世界上生产用于防治IDD的碘油的厂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国的Guerbet和我国的武汉第四制药厂。据悉印尼也要兴建一个碘油厂。
出处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9年第1期49-5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ntrol of Endemic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