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碳排放的产业差异分析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依据2004-2007年数据,测算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运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行业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这些行业按照碳排放强度的高低分为三组,最后针对各组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肖腊珍 陈琰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0

  • 1田亚平,谢正栋.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展看当前国际环境关系[J].人文地理,2002,17(3):82-85. 被引量:1
  • 2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58
  • 3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 4Johan A, Delphine F, Koen S. A Shapley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without Residuals[J ]. Energy, Policy, 2002,30: 727 - 736.
  • 5Ang B W, Zhang F Q, Choi K H.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Energ? 1998, 23 (6) :489 - 495.
  • 6崔民选.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4-179.
  • 7马忠海.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15-36.
  • 8J.W.Tester et al,Sustainable Energy:Cnoosing among Options[M].US:MIT Press,2005.
  • 9陈勇.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A].见: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3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 10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A].见:滕藤,郑玉歆主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23-262.

共引文献1336

同被引文献10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9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