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碳排放的产业差异分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依据2004-2007年数据,测算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运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行业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这些行业按照碳排放强度的高低分为三组,最后针对各组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肖腊珍
陈琰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强度
行业分类
政策建议
分类号
F224.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36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1
丁一汇.应对气候变暖 中国面临挑战.中国环境报,2007,(6).
2
张坤民.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被引量:255
3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58
4
张丽峰.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
.开放导报,2010(2):26-32.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田亚平,谢正栋.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展看当前国际环境关系[J]
.人文地理,2002,17(3):82-85.
被引量:1
2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58
3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
Johan A, Delphine F, Koen S. A Shapley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without Residuals[J ]. Energy, Policy, 2002,30: 727 - 736.
5
Ang B W, Zhang F Q, Choi K H.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Energ? 1998, 23 (6) :489 - 495.
6
崔民选.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4-179.
7
马忠海.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15-36.
8
J.W.Tester et al,Sustainable Energy:Cnoosing among Options[M].US:MIT Press,2005.
9
陈勇.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A].见: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3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0
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A].见:滕藤,郑玉歆主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23-262.
<
1
2
>
共引文献
1336
1
舒辉,唐飞.
“双碳”标准化战略演进轨迹、研究进展和研究体系构建[J]
.质量探索,2023,20(1):5-17.
2
董静.
基于DEA模型的西北地区低碳物流效率研究[J]
.现代商业,2020(4):31-32.
被引量:1
3
张磊,李贺旋.
山东工业低碳转型进程、特征及对策——基于脱钩理论视角[J]
.山东宏观经济,2022(1):90-96.
被引量:1
4
秦梁栋,张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河北省双碳进程监测分析管理平台构建[J]
.企业管理,2022(S01):54-55.
5
胡莉,林先成,黄朝霞.
绵阳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3-37.
6
董莹,许宝荣,华中,邹松兵,吕斌,陆志翔,毛鸿宁,李芳.
基于LMDI的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06-614.
被引量:25
7
吕怀立,徐思,黄珍,倪中新.
碳效益与绿色溢价——来自绿色债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22(8):106-120.
被引量:9
8
邹秀萍,陈劭锋,宁淼,刘扬.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09,25(3):34-37.
被引量:94
9
王俊松,贺灿飞.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_2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18-23.
被引量:72
10
王赞信,卢英,武剑.
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与途径[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103-106.
被引量:3
<
1
2
3
4
5
…
134
>
同被引文献
101
1
邹秀萍,陈劭锋,宁淼,刘扬.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09,25(3):34-37.
被引量:94
2
曾贤刚,庞含霜.
我国各省区CO_2排放状况、趋势及其减排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09(S1):64-70.
被引量:39
3
高树婷,张慧琴,杨礼荣,王秋玲.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测初探[J]
.环境科学研究,1994,7(6):56-59.
被引量:34
4
赖力,黄贤金,刘伟良,赵登辉.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省经济为例[J]
.生态学报,2006,26(4):1285-1292.
被引量:75
5
王中英,王礼茂.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88-91.
被引量:153
6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58
7
汪刚,冯霄.
基于能量集成的CO_2减排量的确定[J]
.化工进展,2006,25(12):1467-1470.
被引量:63
8
张颖,王灿,王克,陈吉宁.
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情景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3):365-368.
被引量:36
9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
.地理科学,2007,27(2):156-162.
被引量:83
10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
2
3
4
5
…
11
>
引证文献
5
1
张方,董远,王志文.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中国面临的挑战[J]
.科技和产业,2012,12(5):142-148.
被引量:1
2
王婷.
工业碳排放的产业差异及减排路径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
.经营与管理,2012(7):68-70.
被引量:1
3
周建,易点点.
中国碳排放省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减排机制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2,24(11):65-80.
被引量:15
4
王磊,李慧明.
产业用地空间碳排放效应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0):8-13.
被引量:2
5
周仁,王新华.
我国节能减排研究的可视化知识网络分析及研究展望[J]
.价值工程,2019,38(13):1-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文举,李峰.
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选择的公平性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3(3):59-71.
被引量:12
2
魏庆琦,程咏梅,肖伟,雷晓玲.
工业碳强度差异与收敛性研究——基于重庆数据[J]
.生态经济,2014,30(1):95-99.
被引量:2
3
陈欣,刘明.
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5(4):40-46.
被引量:9
4
黄欣,颜文涛.
山地住区规划要素与碳排放量相关性分析——以重庆主城住区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1):100-105.
被引量:8
5
崔维军,李宗锴.
中国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及成因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5,34(6):51-58.
被引量:7
6
董锋,徐喜辉,龙如银,韩宇.
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1):1526-1533.
被引量:21
7
刘明辉.
中哈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5(7):65-73.
8
崔琦,杨军,董琬璐.
中国碳排放量估计结果及差异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2):35-41.
被引量:9
9
苗向荣,于洋,刘轶芳.
我国能耗成效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5):51-56.
被引量:2
10
杨军,赵永斌,丛建辉.
全国统一碳市场碳配额的总量设定与分配——基于碳交易三大特性的再审视[J]
.天津社会科学,2017(5):110-114.
被引量:21
<
1
2
>
1
邹博.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2011,14(4X):179-179.
被引量:1
2
吴振信,谢晓晶,王书平.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碳排放和产值结构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31-36.
被引量:7
3
高博.
1991~2008年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
.生态经济,2013,29(7):43-46.
被引量:3
4
田泽永,张明.
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级行政区际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5):240-244.
被引量:3
5
赵捧莲,杨来科,闫云凤.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模型比较及文献述评[J]
.经济问题探索,2012(2):131-136.
被引量:9
6
丁玉玺,董刚.
中国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实证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2,1(6):60-64.
被引量:1
7
申笑颜.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J]
.统计与决策,2010,26(19):90-92.
被引量:29
8
赵爱文,李东.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EC模型[J]
.技术经济,2011,30(11):84-88.
被引量:13
9
杨小燕,王建稳.
股票收益率的行业效应分析[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20(3):75-78.
被引量:9
10
何琼.
中国碳排放、贸易、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76-79.
被引量:7
<
1
2
>
统计与决策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张英泽
唐尚权
孙军战
王诗波
曹成福
谢扬
唐化政
纪斌
姜保国
相关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
相关主题
锁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