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齐泽克的生态危机思想解读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齐泽克关于生态问题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人是自然的伤口”到“自然并不存在”,以至于推出其“反自然的生态学”和恐怖的政治学,可以说,齐泽克的生态危机思想走的是一条不断激进化的道路。
作者
张剑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7,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关键词
生态危机
齐泽克
解读
反自然
生态问题
政治学
生态学
激进化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Slavoj Zizek, Looking Awry, The Real and Its Vicissitudes, "Nature Does Not Exist".爱问网.
2
Slavoj Zizck, In Defence of Lost Causes, Verso, c. 2008, p. 442, p. 445, p. 436,p. 436, p. 440, p. 452, p. 454, p. 461.
3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4
赫顿,吉登斯.《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0页.
共引文献
23
1
张一兵.
马克思发明了拉康的“症候”概念?——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解读[J]
.哲学研究,2004(8):16-23.
被引量:3
2
孔明安.
“他者”的境界与“对抗”的世界——从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对抗”[J]
.哲学动态,2005(1):36-42.
被引量:7
3
高远.
阿尔都塞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辨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50-54.
被引量:8
4
马元龙.
安提戈涅与精神分析的伦理学[J]
.外国文学评论,2005(4):18-27.
被引量:5
5
陈晓明.
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J]
.文艺研究,2006(1):12-25.
被引量:48
6
苏平富.
意识形态的秘密:“他者的短缺”或“真实的缺失”——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初探[J]
.哲学研究,2006(8):66-70.
被引量:11
7
汪行福.
从商品拜物教到犬儒主义——齐泽克意识形态论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3):25-33.
被引量:13
8
夏莹.
无“物”的拜物,无“主体”的迷恋——齐泽克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拉康化解读[J]
.学术月刊,2007,39(11):53-58.
被引量:7
9
周凡.
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中)——拉克劳与莫菲思想演进的全景透视[J]
.学术月刊,2008,40(6):48-56.
被引量:1
10
蔡翔.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J]
.文艺争鸣,2008(10):37-61.
被引量:6
<
1
2
3
>
同被引文献
52
1
高清海,余潇枫.
“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70-79.
被引量:66
2
龙迪.
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
.青年研究,1998(12):42-45.
被引量:95
3
王昶.
商品拜物教之镜:──让·鲍德里亚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J]
.当代电影,1999(2):50-55.
被引量:4
4
王逢振.
齐泽克:批评界的一颗新星[J]
.外国文学,1999(3):66-70.
被引量:3
5
费孝通.
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3-13.
被引量:82
6
史少博.
人的“自我和谐”[J]
.哲学研究,2007(2):118-122.
被引量:29
7
包庆德.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59-67.
被引量:29
8
王焕新.
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J]
.求是,2007(3):60-61.
被引量:5
9
张秀琴.
虚假意识与幻像现实:马克思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比较[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4):14-19.
被引量:2
10
汝信.社会科学新词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071.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3
1
刘昕亭.
除不尽的齐泽克——国内齐泽克研究综述[J]
.外国文学,2012(5):120-128.
2
张剑.
马克思主义如何超越了生态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走向一种红绿政治经济学》解读[J]
.国外社会科学,2013(1):140-146.
3
石旭,包庆德.
生态危机的心态危机之根源及其研究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36(5):56-61.
1
陆静.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文化批判[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01-103.
被引量:2
2
熊光慈.
天人的断裂及其连接——论老子的天道观[J]
.中州学刊,2009(4):147-149.
3
杨萍.
祛魅抑或复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4X):101-102.
被引量:2
4
柳芳.
设计伦理之重心探讨[J]
.电影评介,2012(11):72-72.
5
佘正荣.
论自然、非自然与反自然——寻觅生态伦理的文化之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1):1-16.
被引量:1
6
汪希达.
民主:一场虚无主义运动——尼采的一个不合时宜的评判[J]
.现代哲学,2014(2):16-23.
7
高倩.
尼采的伦理美学观念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6):91-91.
8
曹孟勤,顾超.
从反自然社会走向生态文明型社会[J]
.理论探讨,2010(1):9-12.
被引量:6
9
张应杭,朱晓虹.
消费主义的另类批判——基于《老子》文本中的自然哲学视阈[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0):113-118.
被引量:2
10
刘庭华.
“无为而治”与“以人为本”[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0(12):41-43.
<
1
2
>
哲学动态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何继琼
胡坎
高敏
陆刃波
罗清启
赵明
连小卫
蒋士桦
耿峥
相关机构
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电器》编辑部
《现代家电》编辑部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相关主题
家电市场
市场份额
电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