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12,共4页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同被引文献52
1 鲁桐.亚太地区投资自由化发展新趋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53-56. 被引量:2
2 陈宝森.新世纪跨国公司的走势及其全球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5-10. 被引量:14
3 郭连成.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论[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41-47. 被引量:51
4 石静遐.中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问题——结合GATS的若干分析[J] .中国法学,1997(5):67-78. 被引量:16
5 韩世隆.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四大趋势[J] .中国社会科学,1997(2):66-79. 被引量:17
6 徐崇利.外资准入的晚近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立法实践[J] .中国法学,1996(5):67-76. 被引量:28
7 Isiah A.Litvak and Peter M.Bant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rrangement. in R.L. King (ed.) : Marketing and the New Science of Planning,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M]. 1968.460-497.
8 F.T. Haner. Rating environmental risksin foreign investment [J]. Business International. 1971, 2: 67.
9 Robert B. Stobaugh, Jr.. How to analyse foreigt investment climat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69, 47(5) : 102.
10 Stefan H. Robock, Political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J].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71, 6(4): 7.
引证文献6
1 李松林.从自然资产到创造性资产——创造性资产的定义与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176-179. 被引量:6
2 赵海东,孙晓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探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2):99-103.
3 邹学海.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投资法律管制的自由化[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21(4):70-76. 被引量:2
4 宿静.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新格局[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33-34.
5 张蕴岭,马天月.国际投资新规则及中国应对策略[J] .国际展望,2019,0(4):23-38. 被引量:10
6 杜晓君.基于“创造性资产”的引资国投资环境模糊综合评价[J] .科研管理,2003,24(3):79-85.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30
1 曹卉宇,何建敏.基于模糊评判的银行大客户的识别与评价[J] .价值工程,2004,23(9):106-108. 被引量:1
2 陈东升,张银鹤,韩献军.动态联盟绩效评价的Fuzzy统计模型研究[J] .大学数学,2004,20(6):88-92. 被引量:6
3 李松林.从自然资产到创造性资产——创造性资产的定义与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176-179. 被引量:6
4 韩延玲,高志刚.新疆区域投资环境的组合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103-108. 被引量:14
5 高志刚.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4):85-89. 被引量:5
6 林颖.国际投资法律自由化的价值取向[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121-122. 被引量:2
7 王小丽,黄夕彪.国际投资法自由化与我国外资立法对策[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3):81-84. 被引量:2
8 李蕊婷.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模式探索[J] .国际经济合作,2007(11):30-34. 被引量:2
9 高志刚.中国西部省区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1-6. 被引量:7
10 吴小月,王坚强.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Fuzzy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J] .系统工程,2008,26(3):86-90. 被引量:4
1 赵菁.基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中小银行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西部皮革,2017,39(6):72-72. 被引量:1
2 陈瑞裕.90年代西亚资本流动趋势及对策[J] .国际金融导刊,1993(4):11-13.
3 边征,王金花,贺巍.网络金融时代银行客户行为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J] .北京金融评论,2014(2):133-144.
4 李守荣.知识经济与21世纪金融发展趋势及对策[J]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9(8):3-6. 被引量:2
5 张五钢.我国通货紧缩趋势及对策[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8):22-24. 被引量:3
6 林水华,陈兆平.福州“十五”期间吸台资的趋势及对策[J] .福建经济,2001(1):37-38.
7 王卓怀.银行业监管的国际趋势及对策建议[J] .济南金融,2001(1):19-20. 被引量:1
8 方天英.试论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及对策[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5):10-11.
9 杜文.外商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0(10):86-87.
10 李佳.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3(1):29-2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