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5-5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参考文献5
-
1Jia Zhihai,VI Int Conference on Goats,1996年
-
2内蒙古畜牧科学,1995年,4期
-
3内蒙古畜牧科学 附刊,1995年,4期
-
4贾志海,国外畜牧科技,1994年,1期
-
5达文政,中国养羊,1992年,2期,4页
同被引文献304
-
1郑中朝,张纪元,李彩霞,刘小萍.藏羚羊绒纤维特性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1,3(S1):14-16. 被引量:12
-
2王若军,王守清,张润悟.不同补饲方案对妊娠绒山羊冬春体况及胎儿发育的影响[J].中国动物营养学报,1992,4(2):57-61. 被引量:3
-
3沈伟,李兰,潘庆杰,秦国庆,耿社民.山羊经济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效应分析[J].遗传,2004,26(5):625-630. 被引量:6
-
4张英杰,赵有璋,刘月琴,李玉,孙少华,孙洪新.3个山羊群体中4个微卫星DNA多态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J].遗传,2004,26(5):631-636. 被引量:36
-
5刘寿东,冯秀藻.中国山羊生物气候规律的研究[J].家畜生态,1993,14(2):10-15. 被引量:7
-
6蒋英.世界山羊绒生产现状及展望[J].世界农业,1993(11):49-51. 被引量:1
-
7张永和,王新平,熊齐兴,沙肯,吾拉也汗,司马洪.新疆木垒原种绒山羊[J].新疆畜牧业,1993(6):16-19. 被引量:2
-
8徐铁山,王东劲,刘小林,侯冠,夏万良,黄显洲.海南黑山羊体尺与体重的通径分析及最优回归模型的建立[J].家畜生态学报,2005,26(1):49-53. 被引量:76
-
9唐臻钦,洪广田.动物模型的特征[J].遗传,1993,15(3):8-11. 被引量:6
-
10张勤.主效基因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意义[J].中国畜牧杂志,1993,29(1):57-5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33
-
1金梅,胡景慧.辽宁绒山羊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3):54-56. 被引量:9
-
2金梅,崔义厚,傅忠扬,高文波,王薇.辽宁新品系绒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J].遗传,2006,28(5):529-532. 被引量:3
-
3白俊艳,贾小平,李金泉,道尔吉.中国绒山羊育种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20-22. 被引量:7
-
4余刚.绒山羊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禽种业,2006,2(7):45-47.
-
5阿布力孜.吾斯曼,吾布力.沙地克,买买提.热合曼,艾木都拉,保善.博新杂种F_1周岁山羊与土种周岁山羊产绒量的对比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4):35-36.
-
6决肯.阿尼瓦什,依明苏来曼.内蒙古、青河、木垒绒山羊绒质比较研究[J].草食家畜,2006(3):21-23. 被引量:1
-
7吐芽,曾泽民,尼满,巴鲁.辽宁绒山羊与巴仑台山羊杂交效果分析[J].草食家畜,2006(3):24-26. 被引量:3
-
8刘海英,张微,岳春旺,于玲玲,朱晓萍,贾志海.年份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体重和产绒性能影响的研究[J].草食家畜,2007(1):48-50. 被引量:8
-
9刘海英,贾志海,岳春旺,于玲玲,贾存灵,朱晓萍.内蒙古白绒山羊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3):37-40. 被引量:22
-
10窦全林,陈刚.影响羊毛生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综述[J].畜禽业,2007,18(8):10-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30
-
1王官云.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识别和跟踪管理系统[J].中国科技纵横,2018,0(23):49-50. 被引量:1
-
2于向春,张文广,李金泉,张永斌.内蒙古白绒山羊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3):15-16. 被引量:4
-
3孙陶,吴增华.母羊早期配种及泌乳能力提高的研究[J].农技服务,2010,27(12).
-
4袁尚富.山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技服务,2010,27(12).
-
5张文广,陈铭,李金泉.绒山羊分子生物学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B04):199-203. 被引量:2
-
6余刚.绒山羊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禽种业,2006,2(7):45-47.
-
7窦全林,陈刚.影响羊毛生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综述[J].畜禽业,2007,18(8):10-12. 被引量:5
-
8王宏博,高雅琴,梁丽娜,常玉兰.我国兔毛品质研究的探讨[J].特产研究,2007,29(4):67-68. 被引量:6
-
9闫昱,屈雷.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8,18(2):10-15. 被引量:26
-
10苏蕊,张文广,尹俊,赵珺,常子丽,李金泉.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J].华北农学报,2008,23(2):110-113. 被引量:6
-
1王红光.绒山羊育种中的绒毛品质检测方法[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11):58-60. 被引量:4
-
2白俊艳,贾小平,李金泉,道尔吉.中国绒山羊育种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20-22. 被引量:7
-
3余刚.绒山羊育种原理与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禽种业,2006,2(7):45-47.
-
4郭丹,曹悦.辽宁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2(9):54-57. 被引量:2
-
5薛科邦,赵霞.高产公羊对陇东绒山羊育种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8,37(4):38-38. 被引量:1
-
6山羊[J].中国农业文摘(畜牧),2002(1):22-25.
-
7李雁龙,潘友民,张淑琴,王春荣.双羔技术及其在辽宁绒山羊育种中的应用分析[J].辽宁畜牧兽医,2000(4):8-9. 被引量:1
-
8王家明,张兴会,王世泉.2016年辽宁绒山羊绒样检测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16(12):51-54.
-
9张世伟,宋先忱,王世权.陕西、山西绒山羊改良发展调研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05(12):3-4.
-
10李金泉,尹俊.绒山羊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草食家畜,2001(1):19-23.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