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棉所转基因抗虫棉综合配套技术及深化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较全面概述了由中棉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下同)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繁育推广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害虫防治技术及其深化研究进展, 并根据国际国内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开发的对策。
作者
夏敬源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
出处
《中国棉花》
1999年第9期2-5,共4页
China Cotton
关键词
BT基因
抗虫棉
栽培管理
害虫防治
繁育
棉花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1
郭香墨,李秀兰.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J]
.中国棉花,1998,25(7):26-27.
被引量:12
2
邢朝柱,靖深蓉,袁有禄,郭立平,刘少林,王海林.
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J]
.中国棉花,1998,25(7):23-23.
被引量:17
3
王润珍,刘爱珍,李如义,董海玲,刘荣荣,李俊义.
抗虫棉R93-6需肥规律及氮肥施用技术研究[J]
.中国棉花,1997,24(4):16-17.
被引量:9
4
王淑民,中国棉花,1998年,25卷,7期,39页
5
崔金杰,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
6
夏敬源,中国棉花,1995年,22卷,8期,8页
7
夏敬源,棉花学报,1994年,6卷,1期,1页
共引文献
28
1
张志刚,陈金湘,余筱南,杨晓平.
转Bt基因抗虫棉探讨[J]
.作物研究,2001,15(S1):18-20.
2
王玉香,王娇娟,梁哲军,赵海祯,齐宏立.
施肥对中棉所41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04,32(3):34-37.
3
邢朝柱,喻树迅.
棉花杂种优势表达机理研究进展[J]
.棉花学报,2004,16(6):379-382.
被引量:31
4
刘生荣,贾涛.
基施钾肥对转基因抗虫棉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3):50-52.
被引量:6
5
刘生荣,刘党培,贾涛.
化肥基施对转基因抗虫棉营养器官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2):282-284.
被引量:5
6
张乃琴,于凌春,王明友,张爱民.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现状及其综合治理[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5):54-56.
7
温四民,董合忠,辛呈松.
Bt棉抗虫性差异表达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1):9-13.
被引量:10
8
李红,李哲,崔秀珍,王业智.
抗虫杂交棉F_1,F_2代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1):21-24.
被引量:4
9
邵新胜,张鲜芳,黄云虹,侯保国,潘田雨,陈宾.
国产抗虫棉产量形成特征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85-87.
被引量:3
10
夏敬源,崔金杰,马丽华,董双林,崔学芬.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J]
.棉花学报,1999,11(2):57-64.
被引量:97
<
1
2
3
>
同被引文献
60
1
夏敬源,马志强,田明军.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成就及其作用[J]
.中国农技推广,2004(6):4-6.
被引量:10
2
盛承发,董灵,苏建伟.
棉铃虫大暴发原因探讨[J]
.自然灾害学报,1993,2(2):20-26.
被引量:9
3
吴益东,沈晋良,尤子平.
铃虫对氰戊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的选育[J]
.昆虫学报,1994,37(2):129-136.
被引量:49
4
孟宪玉.
大发生年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1994,40(1):40-41.
被引量:4
5
周青,周桂生,封超年,肖苏林,刘理,顾巍菊.
氮磷钾配比对转基因抗虫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棉花学报,2005,17(4):253-255.
被引量:15
6
陈长琨,王荫长,朱荣生.
夜蛾科昆虫“细胞变态”模式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1):34-41.
被引量:4
7
王信达.
谈谈抗虫棉的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棉花,1996,23(9):24-24.
被引量:2
8
夏敬源 崔金杰.转双价基因抗虫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2):3-3.
9
崔金杰,夏敬源.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31(4):351-356.
被引量:55
10
陆自强,徐勇惠.
棉铃虫持续大暴发引起的思考[J]
.昆虫知识,1998,35(3):132-136.
被引量:5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5
1
夏敬源,邹奎,马志强,夏文省,柏长青.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J]
.中国棉花,2006,33(10):2-5.
被引量:16
2
王虎,董章辉,张艳丽,马丽娜.
黄河流域杂交棉品种培育及应用情况[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5):82-83.
3
崔学芬,董双林,夏敬源,王春义,刘辉.
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抗性品系的选育[J]
.棉花学报,2001,13(4):213-215.
被引量:20
4
秦亚平,顾正清,张红星.
两个抗虫杂交棉的产量性状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5):57-57.
5
盛承发,王少丽,宣维健,王红托.
抗虫杂交棉研究与应用进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5):347-35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孔凡彬,高扬帆,邓天福.
棉铃虫对不同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2):145-147.
被引量:2
2
吴红波,张永春.
昆虫对Bt毒素抗性监测和治理策略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93-96.
被引量:2
3
张龙娃,柏立新,韩召军,束春娥,董双林.
转Bt基因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及优势类群时序动态[J]
.棉花学报,2005,17(4):222-226.
被引量:21
4
穆兰芳,董双林,杨智化.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2):201-206.
被引量:12
5
肖能文,戈峰,刘向辉.
Bt毒蛋白Cry1Ac在人造土壤中对赤子爱胜蚓毒理及生化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23-1526.
被引量:18
6
郭线茹,蒋金炜,罗梅浩,马继盛.
转基因抗虫烟草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5,42(4):358-363.
被引量:6
7
周晓梅,沈晋良.
棉铃虫对转Cry1Ac基因棉的抗性遗传及AFLP标记研究[J]
.棉花学报,2005,17(5):269-274.
被引量:10
8
段江燕,徐志宏,丰举刚,袁丽环,郜刚.
番茄碱对棉铃虫毒性分析[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4):63-66.
被引量:8
9
潘有祥.
害虫对苏云金杆菌的抗性研究进展[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4):353-357.
被引量:3
10
魏洪义,杜家纬.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棉铃虫雌蛾化学通讯系统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6,33(3):298-302.
被引量:3
<
1
2
3
4
>
1
张重义.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深化研究的探讨[J]
.河南科技,1991,10(8):12-12.
2
邓亚军,宋国琛,温志山.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深化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5):10-11.
3
范和君,赵虹,薛喜梅,赵英华.
引种推广冀麦5418的经验[J]
.河南农业科学,1992,21(12):9-11.
4
王坤波,刘国强.
我国棉花野生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作物品种资源,1992(1):11-13.
被引量:10
5
汪若海,李秀兰.
中国杂交棉的发展概况及深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8):13-15.
被引量:13
6
2004年度“转基因棉深化研究及商业化生产”项目总结会在京召开[J]
.中国农技推广,2005,21(4):21-21.
7
赵明.
爱密挺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
.上海农业科技,2011(4):106-106.
被引量:3
8
汪若海,李秀兰.
杂交棉的新进展及其深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6):111-112.
被引量:35
9
李志宏,赵世强,孙世刚.
河北省冬小麦研究现状及深化研究的探讨[J]
.河北农业情报,1990(1):1-4.
10
吴霞,张林水,朱祯,上官小霞,李燕娥.
晋棉50号品种介绍[J]
.中国棉花,2008,35(11):21-21.
<
1
2
>
中国棉花
199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段银钟
王春玲
林久祥
董福生
邵玶
左艳萍
李洪发
方志欣
许天民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相关主题
安氏
头影测量分析
病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