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粳稻新组合“泗优523”的选育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杂交粳稻泗优523是采用“株型改良+杂种优势”的技术路线,重点改造恢复系的株型和稻米品质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特点。克服了以往育成的杂交粳稻存在的叶片披、易倒伏、品质差的弱点。适宜在苏中及淮北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作者
孔祥斗
戴正元
夏广宏
谭长乐
刘晓静
刘晓斌
李爱宏
刘广清
张宝群
张洪熙
机构地区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15,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杂交中粳
优势
选育
泗优523
水稻
粳稻
分类号
S511.2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1
1
王宝和,胡祝祥,周长海,戴正元,陆仁峥,刘晓斌,刘晓静,白和盛,谭长乐,张洪熙.
迟熟中粳糯扬粳糯1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4):40-41.
被引量:2
2
周长海,王宝和,戴正元,张洪熙,谭长乐,李爱宏,刘广青.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336的选育与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6):45-46.
被引量:2
3
张兆兰,汤述翥,汤玉庚,王才林,刘云松,施建达,苏自强,张美娟,戴剑.
杂交晚粳泗优422的选育及其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4):1-4.
被引量:3
4
袁勤,全立勇,张四珍,吴玉兰,王遗宝,张国强.
杂交晚粳稻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1995,11(4):23-27.
被引量:10
5
周长海,王宝和,戴正元,张洪熙,谭长乐,李爱宏,刘广青.
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扬籼优26的选育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798-1799.
被引量:2
6
金伟栋,张旺,洪德林.
苏南地区晚熟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11):1478-1484.
被引量:20
7
戴正元,孔祥斗,张宝群,夏广宏,赵步洪,谭长乐,张洪熙.
中粳稻扬粳186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6):23-24.
被引量:1
8
马洪文,王昕,代晓华,殷延勃,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杂交粳稻几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种子,2006,25(2):28-31.
被引量:2
9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6(3):1-5.
被引量:9
10
王健康,刘超.
杂交中粳稻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4):9-1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周长海,张洪熙,戴正元,张红生.
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特性、系谱、育种方法和推广应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116-123.
被引量:1
2
汤述翥,张宏根,张祖建,梁国华,严长杰,刘巧泉,裔传灯,李欣,朱庆森,顾铭洪.
中国江苏和日本粳稻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29(1):56-60.
被引量:2
3
白和盛,詹存钰.
扬稻系列品种(组合)育种现状与设想[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4):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汤述翥,王才林,洪德林.
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年的回顾与展望[J]
.杂交水稻,2010,25(S1):79-84.
被引量:1
2
詹存钰,苏建坤,严巧玲,叶浩,陈伟民.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科研单位综合竞争力——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验介绍[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4):45-47.
被引量:2
3
张宏根,孔宪旺,朱正斌,裔传灯,汤述翥,顾铭洪.
杂交粳稻三系亲本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31(1):42-48.
被引量:6
4
王宪云,刘钊,曹英豪,白辉,刘丽娟,李莉云,刘国振.
水稻骨干亲本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表达的多态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4):2849-2856.
被引量:3
1
蔡晶,王晓光,季芝娟,李西明,杨长登,马良勇.
水稻叶片形态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08,14(6):5-11.
被引量:3
2
陈达刚,周新桥,李丽君,刘传光,陈友订.
水稻叶厚性状的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2015,5(11):22-25.
被引量:6
3
高士杰,陈冰嬬,李继洪.
对粒用高粱育种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1-32.
被引量:12
4
尹中江,冬梅,陈洪伟,范瑞英,魏迎春.
冬小麦品观试验与后代选育及亲本观察研究初报[J]
.西藏农业科技,2001,23(2):45-54.
被引量:3
5
张居念,王开锡,李清华,程平妹.
籼粳交恢复系对杂交稻米垩白的影响[J]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2):7-8.
6
刘雨婷,黄梅芬,钟声.
鸭茅资源与育种研究概况[J]
.草业与畜牧,2013(3):44-49.
被引量:4
7
高士杰,刘晓辉,李伟.
21世纪初粒用高粱的育种目标与策略[J]
.杂粮作物,2002,22(6):330-331.
被引量:11
8
解志伟,孙伟,尹亮,赵金凤,袁守江,张文会,李学勇.
一个新的水稻内卷叶突变体的表型和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2013,39(11):1970-1975.
被引量:6
9
孙永建,唐清.
水稻理想株型改良的初步探讨与农业低碳浅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61-64.
被引量:2
10
陈峰,林红珍,周起先,李华东,徐建第,姜明松,张士永,朱文银.
水稻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9):127-133.
被引量:4
江苏农业科学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