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的划分与实施
被引量:5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8-153,共6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同被引文献82
-
1杜恂诚.民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J].中国社会科学,1998(3):184-195. 被引量:36
-
2张神根.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国家与地方财政关系的重大调整[J].历史档案,1997(1):127-132. 被引量:6
-
3张晓辉.广东近代地方公债史研究(1912—1936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2):122-129. 被引量:5
-
4长野朗,李占才.中国的财政(续)[J].民国档案,1994(4):126-138. 被引量:6
-
5张连红.论南京政府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J].史学月刊,2000(2):55-61. 被引量:6
-
6潘国旗.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调整[J].抗日战争研究,2004(4):101-122. 被引量:7
-
7刘志英.近代上海的地方公债[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4):97-101. 被引量:13
-
8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J].财政研究,1996,12(8):59-63. 被引量:6
-
9李爱丽.从粤海关档案看清末广东省两次公债发行[J].近代史研究,2007(3):117-126. 被引量:9
-
10侯坤宏.《抗战时期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M].国史馆印行,2000年12月初版.第184页.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曹瑞冬.民国工商税收史研究之整体性刍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2):68-86.
-
2冯兵.权利博弈:国民政府省内机关的公产清理冲突与协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5):150-160.
-
3尹红群.财权与庶政:抗战后期国民政府自治财政的困局(1941-1945)[J].云梦学刊,2006,27(6):62-65. 被引量:5
-
4虞和平.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7(3):141-157. 被引量:2
-
5徐卫国.2006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157-163.
-
6尹红群.国民政府县财政政策演变述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65-171. 被引量:3
-
7邹进文,李彩云.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6-12. 被引量:5
-
8严洋宇.民国地方财政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1):20-23.
-
9柯伟明,于广.民国税收史研究中的三种“关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4):74-83. 被引量:8
-
10王建朗.201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17(6):139-155.
-
1刘德成.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分税制述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4):42-44.
-
2刘国强.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是摆脱财政困境的重要途径[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2,13(3):30-32.
-
3财政收支结构与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研究[J].财政与发展,2000(1):40-41.
-
4黄少年.“九五”时期湖北省财政收支结构简析[J].财政监督,2003(8):24-25.
-
5燕芝,陈国勇.民国时期我国遗产税的提出和开征[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3):105-107. 被引量:2
-
6敖汀,张维城.民国时期分税制述评[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1):22-25.
-
7罗丹.对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业的研究述评[J].商,2013(08Z):60-61.
-
8民国时期义大钱庄、恒泰庄、顺昶钱庄台照[J].江苏钱币,2006,0(4):2-2.
-
9何振一.转换机制才能实现财政的振兴[J].财贸经济,1998,19(2):8-9.
-
10黄衍电.振兴财政要开源节流[J].福建财会,199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