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基于对上海市三会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三会制度的考察,分析和探讨了基层群众在自治实践中形成的评议会制度、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即三会制度。三会制度是上海市社区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创造,是上海市在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这一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居民区内的许多棘手的现实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全国基层群众的自治实践。对于全国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
潘鸿雁
机构地区
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139-144,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关键词
基层群众自治
基层民主制度
基层民主实践
三会制度
分类号
D63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赵树凯.《基层民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中国改革网2010年1月16日.
2
谢媛.
上海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8,20(11):74-80.
被引量:2
3
刘晶晶.
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71-7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Barber,Benjamin. Strong Demor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Uniev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2
Barzelay, Michael.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 Berkeley: Uniev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3
Hall ,John Stuart. Reconside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apacity and Governance. Public Organization Re view2(1) :5-22.
4
Kett,Dona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0(6) ,488-497.
5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上海统计年鉴2008》.
7
新华网.《老人逾两成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http://www.sh.xinhuanet.com/2008-05/07/content_13190454.htm.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M].
9
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M].
10
魏娜.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1):135-140.
被引量:392
<
1
2
>
共引文献
4
1
张禛婷,顾爱彬.
基层群众自治现状调研及展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2):147-149.
被引量:1
2
沈沛文.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研究——论上海网格化管理的应用与网络化治理的探索[J]
.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14,0(6):42-48.
3
黄亚彬.
论村民委员会的发展和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2Z):31-32.
4
於琰.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复合性探析[J]
.湘潮(理论版),2016(3):37-38.
同被引文献
58
1
王小章,冯婷.
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对H市的一项问卷调查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99-105.
被引量:84
2
张民巍.
社区制度的培育与规则的形成——从几个案例考察城市社区权力的形成方式[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65-70.
被引量:11
3
黄玉捷.
社区整合: 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
.河南社会科学,1997,5(4):71-74.
被引量:35
4
张玉磊.
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一种新的公共治理范式[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5):54-60.
被引量:37
5
王颖.
社区,公民民主素养的培育基地[J]
.唯实,2004(C00):47-51.
被引量:1
6
李庆钧.
霍布斯:理性与社会秩序[J]
.江海学刊,2004(6):52-56.
被引量:8
7
陈伟东,李雪萍.
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J]
.中州学刊,2005(2):78-82.
被引量:84
8
夏建中.
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1-6.
被引量:96
9
徐安琪.
夫妻权力和妇女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J]
.社会学研究,2005(4):134-152.
被引量:108
10
卢汉龙,李骏.
社区建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学习与实践,2005(11):27-32.
被引量:19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2
1
陈国强.
居委会干部对社区的认知及其意义[J]
.理论文萃,2015,0(3):54-64.
2
林晓兰,叶淑静.
社区自治与共治的模式整合及其优化路径——以苏州市山池街道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21(12):112-12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柏雪.
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路径探索——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22(13):46-52.
被引量:1
2
刘银喜,杜梦真.
自治空间里的共治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天津市D区社区治理“约吧”案例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2022(6):49-60.
3
沈迁.
重新明确治理责任:理解社区治理内卷化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重庆市C街道网格化创新实践的考察[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1):87-99.
被引量:1
4
查璐璐.
党建引领“六自六化”小区治理模式研究——以绵阳市涪城区勇拓洋楼小区创新治理模式为例[J]
.新西部,2023(2):52-54.
5
李建军,麦尔旦·艾则孜.
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路径探析——以W市社区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3):11-14.
被引量:1
6
郑姗姗.
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的内在机理和实践进路[J]
.行政与法,2023(9):120-128.
7
陈潭,刘璇.
制度赋权、技术赋能与社区能动治理——中国式社区治理的三元里经验及其实践逻辑[J]
.理论与改革,2023(6):129-142.
被引量:7
8
姜秀敏.
“草根领袖”何以推动社区微自治:居民主体性建构的行动框架——基于Q市J楼院自治的个案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6):93-101.
被引量:1
9
侯战科.
动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康巴什实践:特色、问题与对策[J]
.内蒙古统计,2024(4):58-60.
10
薛雨,马灵均.
群学视域下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
.社会福利,2024(8):43-53.
<
1
2
>
1
秦静.
上海卢湾建立了社区“三会”制度[J]
.社区,2002(1):17-18.
2
张学兵.
搞好支部“结对”推进基层民主[J]
.上海机关动态,2002(12):8-9.
3
上海市卢湾区承诺制、公示制和责任制指导意见[J]
.社区,2003(13):29-29.
4
郭亭一,毕锟,郭娜.
“三会制度”打通党员群众诉求渠道[J]
.社区,2011(22):24-25.
5
李翠霞,周韬,石君.
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0):41-42.
被引量:1
6
谢坚.
在居民自治中深化基层民主[J]
.社区,2008(19):18-19.
7
姜琳琳.
浅谈新时期如何突破村民自治的围城[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690-691.
8
刘安伟.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无锡的地方实践与理论思考[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9-23.
9
四个民主概括基层民主实践[J]
.海南人大,2009(3):51-51.
10
魏星河,罗晓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J]
.求实,2002(5):42-44.
被引量:2
<
1
2
>
新疆社会科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敬科
赵巍
沈群
张爱霞
王晓闻
李少辉
曹龙奎
赵学伟
韩渊怀
相关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主题
小米
红外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
主成分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