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茶叶》
1999年第5期12-13,共2页
China Tea
同被引文献22
-
1王登良,曹潘荣.有机茶叶的生产技术指标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1):65-69. 被引量:3
-
2许允文,韩文炎.谈谈有机(天然)茶的开发[J].中国茶叶,1999,21(1):10-11. 被引量:14
-
3许宁.有机茶生产中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J].中国茶叶,1999,21(2):10-12. 被引量:13
-
4姚生汉,王秋华,姚大庆,王泰成.有机茶茶农间作模式下经济流、能流状况的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16(4):34-36. 被引量:1
-
5张金林,张华.开发有机茶的思路[J].茶叶科学技术,1999(3):19-20. 被引量:1
-
6陆德彪.茶叶绿色食品及其生产技术(第四讲)[J].中国茶叶加工,2000(1):43-47. 被引量:2
-
7许允文,韩文炎,石元值.有机茶开发前景及其关键技术[J].茶叶,2000,26(1):11-13. 被引量:17
-
8魏群.浙江省茶叶标准化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茶叶,2000,26(1):42-45. 被引量:3
-
9李家华,周红杰.云南省开发有机茶的前景展望[J].农牧产品开发,2000(6):4-6. 被引量:2
-
10朱跌进.开发有机茶的意义和前景分析[J].蚕桑茶叶通讯,2000(3):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龙志荣,文新健,王登良,张灵枝,刘源,郭慰.浅谈茶叶安全生产[J].大众科技,2006,8(2):199-200. 被引量:4
-
2蓝文锋,张性雄,陆则坚,金心怡,韩希白.福建省农业机械学科发展报告[J].海峡科学,2007(1):27-31.
-
3郝志龙,谢芬,林郑和.浅析加工标准化对茶叶竞争力的影响[J].茶叶科学技术,2007(4):11-13. 被引量:5
-
4陶运来,殷俊峰,田素润,柯立良,郭德军.关于发展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32-11533. 被引量:9
-
5屈家新,韩庆春,黄延政,肖勇,谭昌林,谭传柏,王协书.鲜叶清洗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9(2):26-27. 被引量:7
-
6黄毅彪,陈济斌,金心怡.闽南乌龙茶初加工技术现状及展望[J].农产品加工(下),2009(10):62-63. 被引量:4
-
7吴棉国,林彦铨,张华.我国甘蔗产业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3):209-212. 被引量:16
-
8魏志文,张华艳,张广成,梁玉峰.浅析信阳毛尖茶汤产生浑浊的原因[J].中国茶叶加工,2012(1):24-24. 被引量:1
-
9刘红波,黄云战.普洱茶加工装备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73-8775. 被引量:7
-
10陈彬,杨云,林振传,林宏政,柳镇章,孙云.茶尘特性与除尘措施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21,17(2):131-136. 被引量:2
-
1陈柏清.泰国红麻生产与加工的考察报告[J].中国麻作,1991,13(2):44-47.
-
2汤艳丽.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与加工看我国大豆竞争力[J].现代化农业,2002(8):46-47. 被引量:6
-
3卢振辉,柳荣祥.第1讲 有机茶基本知识[J].中国茶叶,2000,22(3):34-35. 被引量:3
-
4坚强.有机茶如何喝出健康[J].北京质量与市场,2002(5):18-18.
-
5许允文.我国有机茶的发展概况[J].中国茶叶,1997,19(2):33-33. 被引量:2
-
6许允文,韩文炎.谈谈有机(天然)茶的开发(续)[J].中国茶叶,1999,21(2):18-19.
-
7陈宜.浅议名茶生产与加工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1997(2):32-36.
-
8杨宏.关于定西市小麦生产的调查[J].甘肃农业,2009(10):59-60.
-
9刘德旺.桦树汁的生产与加工[J].内蒙古林业,1993(1):22-23. 被引量:1
-
10陶忠良,阳辛凤.苦丁茶生产与加工技术[J].热带作物研究,1996(4):31-3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