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借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办学特色。
作者
贾宏春
机构地区
平顶山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59,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美国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
启示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1
吴林根.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6-7.
被引量:7
2
庞海芍.
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
.现代大学教育,2007,23(1):97-101.
被引量:51
3
赵本全,姚纬明.
通识教育:我国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3):51-54.
被引量:17
4
Hutchins R M.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NewHaven"[M].Yale University Press,193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居里锴.
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88-93.
被引量:110
2
[3]McGrath E.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Plight of Modern Indianapolis[M]. The Lily Endowmemt, 1976.
3
[6]Hutchins R M.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New Haven [M].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6.
4
李曼丽.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0.
5
[9][美]厄内斯特*博耶. 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徐蓬等译)[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6
[10]Ben-David. The New Directions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0.
7
[11]Task Group on General Education. A New Vitality in General Education[M]. Washington, D C: AACU,1986.
8
[12][美]厄内斯特·博耶.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徐艳国译)[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
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
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72
1
陈洪琳.
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3):115-118.
被引量:6
2
魏玉洁.
论加强高校艺术学中的通识教育问题[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8(6):137-140.
被引量:1
3
马慧珍.
论高等教育的质量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飞天,2012(14):79-84.
被引量:1
4
尚君美,李英玲.
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大学生就业和通识教育关系的研究[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2):110-112.
被引量:1
5
马晓春.
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07,10(6):26-27.
被引量:6
6
刘梅.
通识教育理念辨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76-79.
被引量:10
7
任立华.
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9(2):4-5.
被引量:2
8
王迪.
通识教育之完善[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0(8):180-182.
被引量:2
9
范莉莉,刘宝玲.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状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60-60.
被引量:4
10
唐苏琼.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被引量:164
同被引文献
109
1
叶晓玲.
美国大学教育的思考与借鉴[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121-122.
被引量:5
2
宋专茂.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43-47.
被引量:22
3
马明国,蒋建新.
“生物质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64-67.
被引量:26
4
李文章.
台湾地区私立高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5):51-56.
被引量:2
5
蔡映.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76-79.
被引量:110
6
张寿松,徐辉.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80-83.
被引量:40
7
贾永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34-38.
被引量:58
8
王芳亮,杨必武,张广杰.
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J]
.教育探索,2010(12):37-38.
被引量:15
9
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64-68.
被引量:372
10
王义遒.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8.
被引量:120
引证文献
16
1
郭琛晖.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1(3):94-97.
2
袁光亮.
职业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19):77-80.
被引量:6
3
黎红.
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文教资料,2012(19):167-169.
被引量:5
4
通识教育的迷惘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2):5-8.
5
朱才众,刘国祥,赵坤,张晋,何勇涛,王丽华.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多路径实践探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4):604-605.
被引量:1
6
李遐桢.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下的通识课程设置[J]
.教育与职业,2014(35):151-152.
被引量:1
7
张真玲.
高教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
.赤子,2015(2):101-102.
8
刘立园,宇文彩.
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其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4):46-47.
被引量:3
9
刘顺霞.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人文教育[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0(10):18-19.
10
刘美娟.
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看我国的大学教育[J]
.现代交际,2016(3):223-2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林利民,韩国海.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机遇、困境与路径[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4):26-33.
被引量:1
2
张菡,李广坡.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课程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研究——以个案工作实务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9):73-76.
3
孙香云.
关于高职文科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48-52.
被引量:2
4
叶俊,葛建一,张雪梅.
全球化语境下医学研究生精英培养支撑体系建构[J]
.医学与哲学(A),2015,36(8):77-79.
被引量:2
5
窦影.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3):44-45.
6
杨丽媛.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3):111-116.
被引量:1
7
金伟良,彭卫.
基于教育价值论视角的通识教育的历史变迁及实践模式[J]
.高等农业教育,2016(3):55-58.
被引量:1
8
郁万文,郑尔宁,蔡金峰.
中加林科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差异分析及启示[J]
.考试研究,2016,12(5):93-97.
9
谭璐,王晓霞,韩世梅.
能力为本模式在专业课程开发中的探索应用[J]
.中国远程教育,2016(9):57-64.
被引量:8
10
王伟,吴信岚.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及服务体系的建设[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25-26.
1
赵志红,顾朝晖,马鹏媛.
独立学院开设“数学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109-110.
被引量:1
2
陈小红.
美国通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37-40.
被引量:8
3
任秋艳,邵青艳,张春平.
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48-50.
被引量:3
4
乔戈,高建民.
美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及思考——以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育方案为例[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108-111.
被引量:8
5
康荔.
美国通识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37-38.
被引量:1
6
李晓路.
美国通识教育的借鉴与思考[J]
.求索,2009(11):151-152.
被引量:7
7
梅红,宋晓平.
论大学教育的基本宗旨与实现——从美国通识教育到“社会人”的全面发展[J]
.高教探索,2014(2):62-67.
被引量:15
8
袁西玲,崔雅萍.
美国经验对我国通识教育中跨文化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启示[J]
.理论导刊,2010(6):94-96.
被引量:6
9
俞强,董艺资.
中国通识教育实践的历程[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12(3):59-60.
10
瞿振元.
高校素质教育有待真正落地[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11):1-1.
教育探索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