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6-57,共2页
Statist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2
-
1韩正清.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0(S1):224-228. 被引量:2
-
2齐春梅.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风险控制[J].甘肃金融,2004(6):48-50. 被引量:1
-
3涂立桥.国债规模及其挤出效应思考[J].理论月刊,2004(7):73-75. 被引量:4
-
4任春玲.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趋势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9. 被引量:1
-
5张银政.中国国债规模浅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7,17(10):54-57. 被引量:3
-
6杨文奇,郑德权.我国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04,17(4):53-57. 被引量:5
-
7李彪.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7-30. 被引量:6
-
8纪凤兰,张巍.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7):55-58. 被引量:13
-
9吴志文.透视国债规模 防范国债风险[J].发展研究,2004,21(8):17-19. 被引量:2
-
10李彪,卢志红.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中的协整和ECM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4):42-4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0
-
1赵宇.我国当前国债风险分析与防范[J].东岳论丛,2006,27(6):87-89. 被引量:2
-
2王磊.财政支出增长的交易费用理论解释——基于中国1991~2003年数据的验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0):95-99.
-
3任会,范金.转轨时期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2010(5):103-111. 被引量:6
-
4王涛,苗润雨.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44-48. 被引量:1
-
5张屹山,陈默,张鹤.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4(2):45-51. 被引量:6
-
6单飞.国债水平对产出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15(3):68-73. 被引量:2
-
7裴希鹏.国债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42-44. 被引量:2
-
8单飞,郑义汀.中国国债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9(3):83-89. 被引量:2
-
9龙小燕,赵全厚,梁城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民间投资的影响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5):22-34. 被引量:16
-
10韩荔.美国“财政悬崖”对中国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3(6S):37-37.
-
1胡中流.社会主义的税收负担《税收基础理论》专题讲述之六[J].税务研究,1987(6):40-42.
-
2刘晓伟,高伟.论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29-30.
-
3钟正生,夏天然.负利率真的可以刺激信贷吗[J].财新周刊,2016(24):11-11.
-
4乔伟.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S):6-8. 被引量:1
-
5胡晖.我国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58-60. 被引量:1
-
6陈志楣.关于国债适度规模的理论研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1):36-39. 被引量:2
-
7孟丽.对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0,14(3):31-33. 被引量:1
-
8王慎勇,胡勇.国债适度规模界定的理论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23-24.
-
9施振兴.对整顿信托投资机构的构思[J].福建金融,1989(6):9-10.
-
10孙雅洁.浅析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J].商情,2013(3):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