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注“非正式群体” 增强班级凝聚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学校中的班级作为一种正式有机群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组织、
作者
曹金玲
机构地区
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第10期71-72,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班级凝聚力
内部人际关系
群体凝聚力
吸引力
成员
归属感
学校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1
李本友,林鸣,林泽玉.
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0):27-30.
被引量:9
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8.
3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1.
4
Weisbuch G.Bouonded Confidence and Social Network[J].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Condensed Matter an Complex Sysytems(S1434-6028),2004,38(2):339-343.
5
庞立生,王艳华.
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J]
.现代哲学,2009(3):8-11.
被引量:49
6
黄翠银,任秋丽,罗苗.
社会网络分析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4):28-32.
被引量:15
7
孙迎晖,李红梅,王晓川.
高校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2):43-47.
被引量:38
8
蒯义峰,蔡丹.
班级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机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6):9-11.
被引量:16
9
王晓慧,陈湘敏.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体会[J]
.科技信息,2011(16):197-197.
被引量:2
10
石江海.
浅谈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J]
.现代农村科技,2011(13):70-70.
被引量:1
<
1
2
>
引证文献
4
1
郑海波,李吉芳.
试论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J]
.学理论,2013(23):281-282.
2
郑海波,李吉芳.
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2):20-21.
3
武志英.
谈如何增强高职班级凝聚力[J]
.青年与社会(下),2013(12):158-159.
4
郭君,孙丹娟.
人际关系网结构对班级凝聚力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动态学分析法[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4):64-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黄兆锋,黄菲菲.
社会网络视阈下的高校班级人际关系结构分析[J]
.心理月刊,2023(3):54-57.
2
冯启高,王晓军,陈锋正.
中职生同伴关系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研究——以新乡市S中职学校为例[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4(2):22-29.
3
杨传利,毛亚庆,林丽珍.
侗族地区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2019,30(1):91-99.
被引量:15
1
郭文斌.
“室友冷漠”[J]
.当代党员,2013(6):7-7.
2
董三锋,尹若丹.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J]
.现代经济信息,2009(20):299-299.
3
赵丽敏.
浅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7):94-94.
被引量:1
4
项鸿森.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新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29-30.
5
高洁.
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6):128-129.
被引量:2
6
徐洪坤.
增强学校群体的凝聚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J]
.当代教育科学,1996(6):44-45.
被引量:1
7
李旺.
论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7,0(1):34-35.
8
张磊.
浅析班级的群体凝聚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27-28.
被引量:1
9
邸敏玲.
提升学校群体凝聚力之管见[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5):9-9.
10
程何.
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培育群体凝聚力[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4):210-210.
<
1
2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洪晓
郑其俊
赵利红
吴永昌
周立新
张佳伟
李巨文
谭英杰
李远才
相关机构
北京国邦技术发展中心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东北石油大学
相关主题
绝热涂料
无机
透明树脂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