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China Taoism
参考文献1
-
1宗力等.中国民间诸神[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47
-
1刘琪琪.谈“蛟”录[J].汉字文化,2023(15):130-132. 被引量:1
-
2王钟陵.自然,文化的生态场[J].江苏社会科学,1991(4):82-86. 被引量:1
-
3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J].民族艺术,2001(1):63-77. 被引量:74
-
4刘魁立,稻田浩二.《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J].民俗研究,2001(2):109-122. 被引量:12
-
5王焰安.20世纪上半叶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概述[J].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158-161. 被引量:3
-
6李星.浅谈西山万寿宫的旅游价值[J].企业经济,2006,25(2):139-140. 被引量:2
-
7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1):49-64. 被引量:119
-
8肖雄.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地震及灾后赈济[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121-124. 被引量:8
-
9徐华龙.中国螺女型故事中“螺”与“蚌”的象征意义[J].百色学院学报,1999,13(4):71-72. 被引量:4
-
10曾晓林.客家民间故事研究的法学路径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15-18. 被引量:9
-
1单渭祥.全国基督教中青年代表人士培训班在赣举行[J].天风,2013(11).
-
2邓凌原.徐童破除迷信救大树[J].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6(8):67-69.
-
3冯勤.《青琐高议》的民俗信仰倾向探析[J].宗教学研究,2004(4):128-131. 被引量:3
-
4熊国保.普天福主——许真君[J].中国道教,1994(2):35-36.
-
5孙家驹,周榜师.许真君、净明道及万寿宫研究简述[J].南方文物,2003(1):56-59.
-
6李星.论江南农村许真君的民间崇拜和影响[J].农业考古,2010(3):311-313. 被引量:1
-
7汪红亮.许真君崇拜与江西民间信仰[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2(4):21-26.
-
8梁启俊.浅析印度“信缘文化”特征及其对印度人生活方式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38-41.
-
9民族的光荣记忆[J].乡镇论坛,2015,0(24):20-21.
-
10程宇昌,温乐平.文化认同与社会控制:以明清鄱阳湖区许真君信仰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5):79-85.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