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使大学生在集体受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团体辅导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分析了团体辅导的优越性及局限性,对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做了系统的总结。
作者
韩晓雨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61-62,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张焰.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机制[J]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2(2):22-25.
被引量:17
2
陈华.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被引量:58
3
周海谦.
团体咨询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3):41-4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1](美)Jacobs EE,Masson RL,Harvill RL著,洪炜等,译.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9
2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心理出版社,1997.
4
李晶,王传军,刘根义,聂继雷,张茂枢.
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6):615-616.
被引量:11
5
邢秀茶,冯超,李君.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6):92-93.
被引量:14
6
秦彧.
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6):139-140.
被引量:9
7
邢秀茶,王欣.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74-80.
被引量:90
共引文献
78
1
郑晨乐,梁一凡,禹华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线上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5):30-31.
被引量:9
2
王爱丽,余桂林,陈和玉,谭瑾,李一枝,刘珈邑.
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综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0):105-106.
被引量:4
3
胡丹莹,张定华.
萨提亚理论在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应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7):147-148.
4
叶蔚蓝.
团体心理辅导在调节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6):108-110.
被引量:6
5
刘佰桥.
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489-491.
被引量:15
6
代水冰.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75-176.
7
林槙槙.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态的影响性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112-113.
被引量:4
8
李忠艳,刘宏山.
高等学校朋辈辅导员制度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18):81-82.
被引量:2
9
魏春燕.
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认同感的实验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48-49.
10
刘敏,吕明君,刘广生.
应用团体心理辅导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0(S1):96-9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
1
高云娇,郭兰亚,赵跃华.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成长实务探析——以武汉理工大学“扬帆远航”自我同一性成长小组为例[J]
.社会工作,2010(6):36-39.
被引量:7
2
金盛华,徐文艳,金永宏.
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医学研究[J]
.心理学探新,1999,19(3):47-52.
被引量:34
3
李建中.
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02-105.
被引量:27
4
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73-475.
被引量:133
5
陈晶,王海萍.
团体辅导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高教探索,2005(6):77-79.
被引量:18
6
周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2-83.
7
李亚平.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79.
8
Marcia. J. 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3 (5) :551-558.
9
Harren V. H. A model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J ].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79, ( 14 ) : 119-133.
10
裴利华,李芳,谭志平.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38-3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5
1
黄伟东.
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漳州师范学院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174-177.
被引量:6
2
王馨.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12(23):151-152.
3
潘龙领.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77-79.
被引量:4
4
文丹凤.
国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干预研究述评[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5):74-76.
5
张荣杰,何涛.
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6):114-11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沈雄勇.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调查[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107-109.
被引量:1
2
刘阳,李丹,杨雪梅,沈福海.
对独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4(25):243-243.
3
任海华.
高职院校宿舍心理危机溯源及干预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1):66-71.
被引量:6
4
乔丽娟.
和谐宿舍助力阳光青春——高职院校学生宿舍心理危机的探析[J]
.高教学刊,2016,2(21):233-234.
被引量:1
5
王艳碧,曾艳琳,肖雨函.
高校二级学院“1235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4):56-57.
被引量:1
6
王娟,潘可可,朱乐微,李款,郑超.
构建院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探讨[J]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7,9(2):78-80.
7
曲径.
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5X):45-46.
被引量:6
8
顾文成.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升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2,24(3):104-107.
被引量:3
9
王淑华,苏涛.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J]
.丽水学院学报,2022,44(4):102-108.
被引量:3
10
颜文,周敏,石防震.
“0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研究[J]
.科教导刊,2024(4):149-152.
1
马建军.
会计教学反思之我见[J]
.职业教育研究,2008(8):40-41.
被引量:3
2
曲天立,蒋洁.
浅谈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J]
.普教研究,1994(4):56-57.
被引量:1
3
孙连荣,姜元章,任玲.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
.石油教育,2003(5):41-44.
被引量:8
4
张诗亚.
灾害教育学发凡[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5):1-3.
被引量:1
5
刘志峰,程森.
课堂生态链效应、特征及类型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12(1):23-26.
被引量:3
6
李朝奎,鲍振洪.
隐性地理课程对地理教育的影响分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115-118.
被引量:2
7
梁东荣,张艳敏.
英美澳分布式领导研究透视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7):22-26.
被引量:15
8
王岩.
解析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现实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7):4-4.
被引量: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