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中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高产、高抗的优质品种,促进中稻品种的更新换代,进行了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成熟期、抗逆性、适应性和高产稳定等因素,建议将深两优5814、培两优1993、C两优343、广两优4号作为宜丰县2012年中稻主导品种进行推广。
作者
熊惠兰
熊建军
机构地区
江西省宜丰县种子管理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11-112,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中稻
新品种
生育期
性状
产量
分类号
S511.32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1
党恩清.
兴安盟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1):39-39.
被引量:26
2
赵宋武,吴栋良.
水稻病虫防治示范田与施肥的经济效益对比[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140-140.
被引量:10
3
吴克乔,胡东升.
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46-147.
被引量:15
4
林雪玉.
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与分析[J]
.种业导刊,2009(4):33-35.
被引量:12
5
王士梅,张德文,杨前进,汪婉琳,朱启升.
安徽省杂交中稻主导品种丰产性及耐高温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17-1318.
被引量:13
6
王龙明.
杂交中稻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78-7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刘贺梅,孙建权,王书玉,薛应征.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8):28-29.
被引量:3
2
房志勇,唐保军,奈良正雄,冯虎林.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1994,23(7):1-3.
被引量:7
3
朱景潮,王雪桥,万跃明,冯细琴,汪敏.
2004年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报告[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B12):91-93.
被引量:3
4
唐保军,房志勇,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古贺,义昭,昆忠男.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6,25(12):5-7.
被引量:2
5
韩进云,黄伟,吴璋琪,朱穆君.
从水稻抽穗开花期受不良气候影响 谈粮食生产安全问题[J]
.四川农业科技,2006(11):15-17.
被引量:2
6
郑小雄.
2006年福清市优质早稻品比试验小结[J]
.福建农业科技,2007,38(1):13-14.
被引量:6
7
钱春兰,曹雪仙.
浙江省早稻品比试验[J]
.种子世界,2008(4):31-32.
被引量:4
8
石相弘.
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76-76.
被引量:12
9
孙同林,尤和平,殷建华,贲志凯.
水稻品比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0(3):41-42.
被引量:31
10
唐保军,房志勇,尹海庆,王生轩,刘永英.
河南省陆稻利用前景及其直播旱作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9,28(6):6-7.
被引量:8
<
1
2
>
共引文献
67
1
闫德强,黄立功,王春华,杨双友.
海伦市稻瘟病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B12):130-131.
被引量:2
2
艾洪生.
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米[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2):108-108.
3
黄明永.
中稻新品种引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被引量:2
4
卢启焱,张露槐.
7个陆稻品种的产量比较[J]
.农技服务,2008,25(5):4-4.
5
陈秀晨,朱启升,王士梅.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068-13070.
被引量:8
6
褚志,王怀利,夏郁学.
14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08,25(10):2-3.
被引量:2
7
郑红花.
桦川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53-53.
被引量:1
8
罗延志,杨开术,赵宛兵,肖乃宝,王慧,李贤忠.
杂交水稻新品种福丰18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12):54-55.
被引量:13
9
赵春花,张剑华,陆斌.
机械旋耕全量麦草还田扬粳4227机插秧集成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7-27.
被引量:3
10
石新飞.
超级杂交稻塑盘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42-43.
<
1
2
3
4
5
…
7
>
同被引文献
32
1
钱建龙,朱惠忠.
旱稻新品种种植比较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2004(5):107-108.
被引量:2
2
刘秋元.
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系)展示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6(6):46-48.
被引量:11
3
龙筱红,瞿德民,徐隆根.
超级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展示及比较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07(4):22-23.
被引量:2
4
胡定汉,龚德祥,潘熙曙,刘昌敏,张建勋,邹佳泉,刘志能.
优质中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749-750.
被引量:9
5
黄明永.
中稻新品种引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被引量:2
6
蒙昌财.
湘西山区中稻不同品种抛栽期研究[J]
.作物研究,1998,12(1):14-16.
被引量:4
7
林雪玉.
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与分析[J]
.种业导刊,2009(4):33-35.
被引量:12
8
饶锋,熊书敏,罗小新,吴友栋,欧阳勋.
国家杂交水稻(中稻)展示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
.中国种业,2009(4):51-52.
被引量:16
9
金红梅,曹志刚,周业海,殷辉.
黄冈市早稻新品种的鉴定结果及综合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9):2071-2073.
被引量:3
10
侯松德,李前琦,伍永忠.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32-1436.
被引量:8
<
1
2
3
4
>
引证文献
5
1
林席跃,郭善明,雷正平,唐闻,谢才滔,刘金萍.
中稻杂交超级稻品种小区对比试验初报[J]
.中国种业,2013(4):57-60.
被引量:9
2
苏加前,王春猜,苏加转.
2013年苍南县早稻新品种展示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1):55-56.
被引量:1
3
刘淼才.
2011年度安徽省滁州市中稻新品种引种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4,34(7):48-50.
4
童传德,陈仙仙,王峰,张敏,唐清华.
2016年随州市早熟中稻新品种直播区域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46-47.
5
周维勇,尹汉文.
双季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
.江西农业,2020(18):44-4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唐志远.
2013年湖南省审定通过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区试简报[J]
.中国种业,2013(8):81-82.
被引量:3
2
陈绪彬,汪德义,王四虎,张艳,陈辉强.
2013年安康市汉滨区水稻高产创建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4):63-64.
被引量:1
3
梁心群.
中国9个杂交水稻组合在文莱国的试种表现[J]
.中国种业,2014(8):40-42.
被引量:2
4
刘淼才.
2011年度安徽省滁州市中稻新品种引种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4,34(7):48-50.
5
唐祖辉.
慈利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16(1):6-8.
被引量:2
6
陈剑峰,范东恩,陆凯文,包玉婷.
早稻甬籼975不同水平追肥施用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4):19-19.
7
廖冠,姚由钢,帅斌.
奉新县早稻新品种小区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7-38.
被引量:1
8
艾平球.
永州地区晚稻机插秧品种的筛选[J]
.湖南农业科学,2017(1):13-15.
被引量:2
9
雷正平,林席跃,谢芳腾,伍先群,陈丽芬,温南卉,曹治钢,周求晓,邵彩虹.
赣西南山区籼粳杂交稻品种再生能力及丰产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4):41-44.
被引量:4
10
陈锐明,余宁,李花,刘志霞,莫祥晓,赖伟洪,古幸福,李锐.
华南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21,48(10):78-86.
被引量:2
1
方忠坤,吴险峰,吴峰峰,张爱国,金宜祥,宁会琴,杨振林.
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广两优4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46-246.
2
闫虎林.
玉米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
.湖北植保,2012(2):25-27.
被引量:4
3
黄彦宗,刘红坡,滑志武.
偃佃9433选育报告[J]
.河南农业,2007(17):34-34.
4
李文权,李剑,余爱民.
玉米新品种高农901的选育[J]
.现代种业,2006(6):33-33.
5
张国荣,李菊梅,徐明岗,高菊生,谷思玉.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543-551.
被引量:141
6
林明,黄庭旭,等.
Ⅱ优15的再生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闽北农业科技,2001(2):5-6.
7
郭方其,张利华,孟秀飞,黄承沐,徐兴伟,黄德忠.
浙麦8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02,43(1):21-22.
被引量:1
8
曹立耘.
大棚草莓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
.山东农药信息,2014,0(6):43-43.
9
杨振林.
两系优质杂交中籼广两优4号高产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52-53.
10
宁会琴.
两系优质杂交中籼广两优4号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41-41.
被引量:1
<
1
2
>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万崇华
肖川
郑晓江
张晓磬
杨铮
冯建军
孟琼
林高明
刘慧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相关主题
生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观后感
艰苦创业
奉献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