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体重、体重指数、体表面积校正骨密度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行性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用体重、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三种方法校正面积骨密度(BMD),分析其T值改变对诊断结果的影响,随访探讨校正可行性。方法选择本科接受BMD检查者3 072名,年龄20~99岁,排除各种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能。测量其身高、体重、L1~L4、L2~L4、左股骨颈、右股骨颈、左髋、右髋、全髋BMD。体重校正后BMD=BMD/体重,体重指数、体表面积校正方法同上。另收集20~39岁健康青年样本男204名,女217名,计算腰椎、髋部三种校正方法校正前后平均BMD及标准差,即为峰值BMD和SD值。根据公式T=(BMD-峰值BMD)/SD计算大样本各部位原始数据及校正后的T值。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回归讨论各种校正方法在各个年龄段对各个部位T值的影响,研究校正后T值变化对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并对校正后有诊断差异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体重指数校正后BMD与校正后全身骨矿含量相关系数提高,且校正后男女样本各个部位ΔT均有统计学意义,低体重指数者校正后T值上升,反之则下降。体重校正及体表面积校正后BMD与校正后全身骨矿含量相关系数并未提高,各部位T值变化不完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指数校正面积BMD可以增加肥胖被检者骨质疏松检出率,降低瘦小者的误诊率,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准确率。
作者 席芬 武兆忠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B31101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8

共引文献89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