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等基因系作为基因水平分析的理想材料,主要用于基因定位、基因功能分析和开发分子标记等,还可以直接作为育种材料。构建近等基因系常规方法是通过回交选育,其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长;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或利用重组自交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来筛选近等基因系可提高效率、缩短时间;另外还可以通过转基因、利用突变体等途径来获得近等基因系。
作者
唐志明
机构地区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宁波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6-18,共3页
Ningbo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回交
分子标记
基因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20
1
陈玉婷,陈云芳,李淑凤,高士刚,闫红飞,杨文香,刘大群.
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9的差异表达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2011,41(4):445-448.
被引量:5
2
王黎明,朱玉丽,李兴锋,王洪刚.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的SSR标记筛选[J]
.植物保护学报,2011,38(3):216-220.
被引量:7
3
赵霏,任三娟,郭泽建,沈圣泉.
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豌豆铁蛋白基因对水稻重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1,19(1):63-68.
被引量:6
4
史庆馨,聂凯,方明,王华,鹿英杰.
桔红心大白菜及其近等基因系生长发育过程中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初探[J]
.北方园艺,2011(3):39-40.
被引量:2
5
杨盖宇,张玉山,鄢文豪,邢永忠.
利用水稻近等基因系群体进行Ghd7和Qph1上位性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1):1-7.
被引量:4
6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34(1):1-7.
被引量:7
7
姚国新,张强,吴建涛,胡广隆,李自超.
利用近等基因系对水稻芒基因AWN3-1的遗传定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15(5):1-5.
被引量:12
8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J]
.作物学报,2010,36(8):1310-1317.
被引量:25
9
皇甫海燕,官春云.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近等基因系和感病亲本蛋白差异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0):2000-2007.
被引量:22
10
董春林,孙业盈,王平荣,黄晓群,邓晓建.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基因效应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J]
.作物学报,2007,33(3):384-388.
被引量:7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189
1
洪立芳,李增高,陈刚,毛振武,刘秉全,刘艳平,陈宝红.
粳型陆稻恢复系资源的筛选及其利用研究[J]
.杂交水稻,2002,17(1):1-3.
被引量:3
2
贾继增,黎裕.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新基因发掘[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585-1592.
被引量:33
3
彭俊华,刘表喜,何跃忠.
杂交水稻新不育系“早显A”抽穗期遗传的初步研究与应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1):6-12.
被引量:9
4
张志元,官春云.
无菌苗法在鉴定油菜菌核病抗(耐)性上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05(2):50-53.
被引量:5
5
岳兵,邢永忠.
水稻抽穗期分子遗传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2):222-228.
被引量:11
6
何跃忠,刘表喜,陈中伦,彭俊华.
早熟呈不完全显性的杂交水稻新不育系早显A的选育[J]
.杂交水稻,1994,9(6):8-10.
被引量:14
7
陈晓芳.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98-598.
被引量:8
8
沈圣泉,舒庆尧,包劲松,吴殿星,夏英武.
应用近等基因系研究Bt基因对水稻性状表现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3):283-287.
被引量:13
9
范冬梅,杨铭.
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分析的核心技术[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26(3):182-184.
被引量:8
10
邓晓建,王平荣,李秀兰,董春林,杨志荣.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分离鉴定和早熟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859-864.
被引量:4
<
1
2
3
4
5
…
19
>
共引文献
92
1
柳海东,赵绪涛,杜德志.
利用QTL-seq技术定位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C8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J]
.植物生理学报,2020,56(2):219-234.
被引量:7
2
谭敏,张振乾,邬贤梦.
近等基因系在农作物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7):16-19.
被引量:1
3
王军,周勇,杨杰,朱金燕,范方军,李文奇,梁国华,仲维功.
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重 QTL[J]
.华北农学报,2013,28(6):11-17.
被引量:2
4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桂敏,张浩.
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3):265-271.
被引量:36
5
桂敏,曾亚文,杜娟,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张浩.
粳稻孕穗期耐冷性NILs的形态评价和分子验证[J]
.遗传,2006,28(8):972-976.
6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刘昆,桂敏,张浩.
水稻丽粳2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耐冷性遗传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3):306-309.
被引量:11
7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刘昆,凌青.
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34-39.
8
辜琼瑶,卢义宣,谭春艳,李华慧,李自超,刘晓利,奎丽梅,郭咏梅,张竹仙.
以水稻“云恢290”为背景的导入系的构建及筛选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6-10.
9
马洪爱,马洪文,殷延勃,陈晓军.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J]
.宁夏农林科技,2007,48(4):43-44.
被引量:3
10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中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及聚类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485-491.
被引量:29
<
1
2
3
4
5
…
10
>
同被引文献
103
1
金旭炜,王春连,杨清,江祺祥,樊颖伦,刘古春,赵开军.
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的培育及Xa30(t)的初步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6):1094-1100.
被引量:53
2
谭敏,张振乾,邬贤梦.
近等基因系在农作物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7):16-19.
被引量:1
3
张宏玉,黄英金,王德煌,漆映雪,钟平安,李桂花,刘凯,况慧云.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6):847-853.
被引量:16
4
徐绍英,陈文华,张伟梅,蔡仁祥,朱军.
二棱大麦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6):593-598.
被引量:19
5
申时全,曾亚文,李绅崇,文国松,普晓英.
应用近等基因系初步定位粳稻孕穗期的耐冷基因[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3):217-222.
被引量:16
6
董双全,席北风,谛家喜,靳以军.
影响啤用大麦品质因素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6,23(1):7-9.
被引量:9
7
齐建双,李建军,铁双贵,孙建军,卢彩霞,朱卫红,周珂,陈彦惠.
高赖氨酸玉米近等基因系创建及胚乳质地变异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6,21(2):42-45.
被引量:7
8
董春林,孙业盈,王平荣,黄晓群,邓晓建.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f-cd的基因效应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J]
.作物学报,2007,33(3):384-388.
被引量:7
9
陈云芳,杨文香,闫红飞,刘力强,褚栋,刘大群.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近等基因系TcLr35基因表达差异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7,37(1):109-112.
被引量:7
10
许如根,吕超,郭三红,黄祖六.
二棱啤酒大麦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4):731-734.
被引量:19
<
1
2
3
4
5
…
11
>
引证文献
5
1
谭敏,张振乾,邬贤梦.
近等基因系在农作物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7):16-19.
被引量:1
2
杨敬军,金春香,马海财.
传统杂交育种亲本选配考虑的因素及现代育种技术的运用[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1):61-64.
被引量:7
3
杜欢,张颖,薛梦瑶,靖姣姣,白志英,李存东.
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籽粒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5,30(5):97-103.
被引量:7
4
杜欢,马彤彤,侯晓梦,张颖,白志英,李存东.
20对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农艺与产量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6,31(5):114-121.
被引量:11
5
刘微子.
对杂交育种的认识[J]
.农家参谋,2017(8Z):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杜欢,张颖,薛梦瑶,靖姣姣,白志英,李存东.
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籽粒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5,30(5):97-103.
被引量:7
2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顾江涛,王瑞.
不同分类大麦籽粒大小及粒重的差异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3):391-395.
被引量:8
3
杜欢,马彤彤,郭帅,张颖,白志英,李存东.
大麦近等基因系苗期根系形态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对PEG胁迫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3):2423-2432.
被引量:14
4
吴田,蓝增全,王华芳.
云南昭通小叶种茶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6):1134-1139.
被引量:3
5
刘宝海.
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筛选及类群划分[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4):790-806.
被引量:8
6
张英虎,沈会权,臧慧,栾海业,乔海龙,陶红,陈健,徐肖,杨红燕,陈和.
大麦种质资源穗长、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表型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794-1796.
被引量:2
7
王蕾,张想平,李润喜,牛小霞,杨世梅,严宗山,张自强.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2018(5):71-76.
被引量:12
8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
寒地香稻主栽品种绥粳18亲本选配与选育[J]
.中国种业,2017(11):61-64.
被引量:2
9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
寒地香粳水稻主栽品种绥粳18的选育难点与创新点[J]
.中国稻米,2018,24(5):35-38.
被引量:5
10
张志新,周大颜,甘习军,黄彩林.
白鲫与4种鲤杂交及其自交F_1鱼苗的形态特征及生长[J]
.淡水渔业,2019,49(1):81-86.
被引量:3
<
1
2
3
>
1
胡洪涛,李祥.
植保素对柑桔溃疡病抗性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4,43(6):51-52.
被引量:5
2
李力.
一年繁育三季棉种 加快新品种选育速度[J]
.新疆农业科技,2009(5):17-17.
3
郭小建,郭春绒.
超重力对绿豆幼苗MDA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4):3-4.
被引量:5
4
张小梅,韩朝贵,李广录.
超重力对小麦幼苗MDA含量及CAT活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3):26-27.
被引量:2
5
华秀爱.
天麻高产栽培试验[J]
.吉林蔬菜,2003(4):25-26.
6
马林强,慕松,李明滨,王燕昌,马鹏跃.
枸杞的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J]
.农机化研究,2015,37(5):208-211.
被引量:20
7
牛建新,刘连科,马兵钢,朱军,李海生,何梅.
库尔勒香梨病毒病多重RT-PCR检测技术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93-96.
被引量:3
8
华秀爱.
速培蜜环菌促进天麻速生高产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04,23(1):27-29.
被引量:4
9
马洪江,王海,王颉.
混联式太阳能果蔬烘干机的研制[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50-54.
被引量:31
10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有哪些?[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5):23-23.
<
1
2
>
宁波农业科技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王宇斌
彭同江
李建康
汪灵
王登红
管俊芳
林金辉
王汝成
毛景文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相关主题
云母
薄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