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 ,国际银行业呈现出一种通过并购走向大型化的趋势 ,对国际银行业的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银行通过并购 ,逐步走向垄断和集中 ,实力不断增强。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体规模偏小 ,国际竞争能力较低。为在 2 1世纪的强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
作者
何方
机构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
出处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国际银行业
银行并购
规模效益
协同效益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于春晖 刘祥生.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
海川.
20世纪末的排名 21世纪初的角逐──简析全球1000家银行的最新排名[J]
.国际金融研究,1999(8):40-43.
被引量:11
3
李玉平.
加快企业重组 迎接新世纪——西欧企业并购潮成因及趋势分析[J]
.世界经济,1998,21(12):51-55.
被引量:7
4
王廷科 宁咏.银行业兼并重组的价值与作用[J].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999,(8).
5
宗良,朱汉江.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J]
.国际金融研究,1999(4):38-45.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38
1
孙大利,来君.
股票并购中确定换股比率的两种方法比较[J]
.商业研究,2002(17):93-96.
被引量:3
2
章红星,戴志敏.
国际银行业购并浪潮及中国对策[J]
.商业研究,2002(24):86-89.
3
李永红,曹华政.
国外银行并购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5):9-11.
被引量:3
4
艾斌.
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形势分析与对策[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1):26-27.
5
毛恺起.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探析[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20(2):99-102.
被引量:4
6
黄瑾,王基建.
基于多因素层次分析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估[J]
.国外建材科技,2005,26(3):139-141.
被引量:1
7
王岩.
中国银行业的渐进式并购战略[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219-220.
8
缪洋.
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对中国商业银行重组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04Z):358-358.
9
龙梦洁.
国际银行并购给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
.现代商业,2007(17):29-31.
被引量:1
10
谢静雯.
浅析中小银行全面经营问题与对策[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7):185-186.
同被引文献
19
1
孟钊兰.
产权制度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J]
.社科纵横,2000,15(4):29-30.
被引量:5
2
冯嗣全.
银行信用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8(1):41-45.
被引量:8
3
葛兆强.
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分析与防范策略选择[J]
.金融与经济,1997(6):31-34.
被引量:1
4
杜厚文,樊会文.
论金融风险的根源[J]
.教学与研究,1997(11):12-17.
被引量:4
5
吴敬琏.
论中国金融改革的迫切性[J]
.新金融,2004(9):3-5.
被引量:8
6
葛兆强.
银行并购、商业银行成长与我国银行业发展[J]
.国际金融研究,2005(2):30-36.
被引量:55
7
[1]李富有.中国金融业并购重组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
袁管华,李建国.美国金融进入“混业经营”之意味[N].经济学消息报,2000.3.17
9
袁管华,刘京生.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J]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7):10-12.
被引量:4
10
袁东.
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
.国有资产管理,1999(2):26-2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周绮.
从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看我国银行业改革[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26-30.
2
余乐兮,向兴威.
国际银行业并购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
.商,2012(22):59-59.
3
陈正虎.
国际银行业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J]
.财经问题研究,2001(2):30-32.
被引量:6
4
胡景芸.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现状及策略安排[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18-21.
被引量:3
5
谭晓蓉.
金融集团化: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J]
.软科学,2001,15(5):13-16.
被引量:1
6
周浩明.
国有商业银行困境源流及对策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11):199-202.
7
王丽.
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3):86-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平.
面对入世挑战的投资银行[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8-63.
2
张珂.
论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现状与监管[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111-113.
3
刘义.
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渗透与我国金融法规的完善[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1):32-36.
4
陈瀚.
金融控股集团效率优势的经济学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17-20.
被引量:1
5
陈正虎.
银行腐败的经济学分析[J]
.当代财经,2001(12):30-33.
被引量:3
6
路妍,盛艳华.
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J]
.财经问题研究,2002(3):43-45.
被引量:12
7
张伟军.
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与重组研究[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08,0(8):3-5.
8
陈娱华.
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9-10.
9
程未.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的风险与防控措施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4X):165-166.
被引量:3
10
王宁,赵敏.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之我见[J]
.江苏商论,2003(10):132-133.
1
事业部改革 民生银行协同效益凸显[J]
.卓越理财,2009(12):14-14.
2
杨立春.
对采用并购方式利用外资的思考[J]
.江苏商论,2007(1):144-145.
被引量:1
3
韩韬,刘玉龙,王吉如.
国美的互联网金融“舞步”[J]
.金融世界,2015,0(10):72-75.
4
曾伟.
金融控股公司财务管理机制探讨[J]
.经济视野,2014,0(17):291-291.
被引量:3
5
许莉.
产业链融资模式研究[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0(24):37-37.
6
徐桂兰,王晋忠.
西方银行业大规模兼并重组的原因分析[J]
.天府新论,2000(3):24-28.
7
黄伟东.
3R创造文化协同效益[J]
.商学院,2006(1):46-46.
8
合作:超越竞争的利器[J]
.农村金融研究,2002(2):1-1.
9
曲慧敏.
国际银行业购并的动因分析[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109-112.
10
崔远淼,吴国新.
美国公司风险投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5(5):155-156.
被引量:2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