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立宪主义思想与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演进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流浪乞讨救助制度早在近代国家形成前即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从传统的济贫政策发展为保障人权的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立宪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对流浪乞讨者权利主体的变迁、西方流浪乞讨社会救助的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检视我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发展变化,与宪政国家建设密切相连。
作者
杨雅华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立宪主义思想
社会救助制度
流浪乞讨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郑成良.
权利本位论——兼与封日贤同志商榷[J]
.中国法学,1991(1):30-37.
被引量:90
2
张千帆.
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贫困人口迁徙权的宪法演变[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1):564-592.
被引量:13
3
郑贤君.
生命权的新概念[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7-93.
被引量:39
4
尹虹.
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流民政策[J]
.历史研究,2001(2):111-123.
被引量:19
5
唐杏湘,李志刚,匡映彤.
从遣送到救助——从孙志刚案看收容制度的变迁[J]
.政府法制,2003,0(17):14-15.
被引量:3
6
王申.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J]
.法学,2003(7):19-2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季卫东.
程序比较论[J]
.比较法研究,1993,7(1):1-46.
被引量:734
2
[1][印度]阿格罗沃尔(印度比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印度人权的司法保护[EB/OL].http://bbs.cst.sh.cn/cgi-bin/bbs/bbsanc?path=/groups/GROUP-7/Talk/D69F177C1/A98C757F7.
3
[3]Constitutional Court Profil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Oxford Journals Press 2005.
4
托马斯·莫尔 戴镏龄 译.《乌托邦》[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8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
《民政部官员专访》,http.www.jcrb.com/zyw/n146/ca80719.htm
7
《从“老办法”到“新办法”,从全力政府到责任政府》,《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23日.
8
杨瑞春.《别了收容站》,《南方周末》.2003年6月26日.
9
扬璃春.《剥了收容站》,《南方周末》,2003年6月26日.
10
F. Aydelotte, Elizabethan Rogues and Vagabonds, Oxford, 1913, appendix 1, p. 140.
<
1
2
3
4
5
6
>
共引文献
163
1
Li Guanghui.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With a Focu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Right and Power[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21,42(2):103-122.
2
刘云甫,朱最新.
“港澳药械通”地方行政先行立法研究[J]
.法治论坛,2023(2):151-165.
被引量:1
3
郑沫.
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征收决定中的异议权保障研究——基于从参与权到异议权的演进逻辑[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2):32-51.
4
刘志军,周博.
救助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经验的反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73-78.
被引量:3
5
王瑞.
生命权的宪法学反思[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5-6.
6
何志鹏.
人权的全球化:概念与维度[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90-99.
被引量:9
7
单飞跃,王霞.
纳税人税权研究[J]
.中国法学,2004(4):91-98.
被引量:44
8
姚玉民,舒建军.
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世界史研究[J]
.世界历史,2002(6):87-96.
被引量:1
9
李侠,王连清.
对城市乞讨行为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9-23.
10
邓正来.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
.政法论坛,2005,23(1):3-23.
被引量:214
<
1
2
3
4
5
…
17
>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行健.
社会救助制度的异化和变革——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J]
.天府新论,2004(6):87-90.
被引量:5
2
周良才.
当前我国救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1):31-35.
被引量:3
3
赵有声,杨钊,蒋山花.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创新[J]
.重庆社会科学,2005(10):107-111.
被引量:8
4
陈微.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路径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6(6):105-111.
被引量:12
5
胡梅娟,储国强,黄庭钧.
流浪乞讨儿童救助难题[J]
.瞭望,2006(47):14-15.
被引量:5
6
雷敏.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及对策[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9)3438.
7
李迎生,吕朝华.救助管理"取代"收容遣送"之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2)95-117.
8
高中华.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6(6):86-93.
被引量:15
9
吴丹梅.
我国流浪乞讨现象的影响及其规制体系之建构[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54-57.
被引量:1
10
梁洪霞.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行政与法,2010(3):57-61.
被引量:11
<
1
2
>
引证文献
2
1
陈东,付雨鑫.
欠发达地区乞讨救助的治理策略——以甘肃为例[J]
.理论观察,2014(8):42-43.
2
李坤展,何紫盈,宋霞.
中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综述[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2):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解梦,李萌萌.
法治视野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困境及其解决措施[J]
.知识经济,2016(5):38-39.
1
王兴.
从宪法走向宪政[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4):7-8.
2
高留志,张文可.
浅议宪法与宪政的关系[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4):93-95.
3
王立峰.
我国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思想与制度脉络[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3):11-14.
被引量:3
4
肖泽.
论《控制国家》中的立宪主义——基于中世纪的视角[J]
.财经政法资讯,2016,0(2):46-55.
5
王寻.
乞丐为何不愿接受救助[J]
.经济学家茶座,2004(4):142-145.
6
许晓光.
日本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立宪主义思潮的初兴[J]
.世界历史,2012(5):25-36.
被引量:2
7
明庭文.
海外对故意流浪乞讨者采取的强制性措施[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7(7):60-61.
被引量:1
8
苗正达,安巍.
20世纪前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宪政要素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3):12-15.
被引量:1
9
王思敏,班晓娜.
我国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16,0(33):167-168.
10
牛月永.
全面从严治党突破思想与制度疏离困境的出路[J]
.领导科学,2017(6):4-7.
被引量:2
<
1
2
>
东南学术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汪洋
何祥林
刘达
卢凤琪
黄家礼
胡敏
佟延成
汪同三
冯微微
相关机构
国务院
中共中央组织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相关主题
角认识
自觉性
治国理政
坚定
党中央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