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兼与“主要矛盾改变论”商榷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毛泽东从地位和作用的视角界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分析和判断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生产和需要出现了新的特点,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因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作者 康伟
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心灵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42)的阶段性成果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3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 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 6杨鹏.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5-11-16(1).

共引文献2889

同被引文献21

  • 1徐兴恩,袁凌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3(6):16-19. 被引量:2
  •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 7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发展经济学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9-122.
  • 8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M]∥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3.
  • 9金耀基.行政生态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2:80.
  • 10G.B.Adams.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England[M].London,1984:202.

引证文献4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