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参考文献17
1 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80.
2 江森.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0):624-627. 被引量:65
3 陈涤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并发不孕的免疫因素[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6):288-289. 被引量:5
4 李梅,雷贞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内分泌功能[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6):289-291. 被引量:6
5 孔令红,陈士岭.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8,25(4):230-233. 被引量:1
6 丁峰,陈士岭.肿瘤坏死因子与女性生殖器官的细胞凋亡[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8,25(4):224-227. 被引量:7
7 黄邱朝,武建国.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2,19(2):81-83. 被引量:18
8 刘义,罗丽兰.细胞粘附分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23(2):69-72. 被引量:5
9 Leiva MC.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的炎性改变[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6,15(4):247-247.
10 贺又娥,张以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泌乳素分泌功能及其与黄体功能不足和不育的关系[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2,19(2):78-8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3
1 潘凌亚,中华妇产科杂志,1992年,27卷,305页
2 吴葆桢,中华妇产科杂志,1987年,22卷,299页
3 William J. Murdoch. Immunolocalization of a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site in murine endometrium that mediates apoptosis[J] 1995,Cell & Tissue Research(3):527~529
共引文献250
1 张静华,寸向农,许雪梅.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新进展[J]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11(1):81-83.
2 吴宁,于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与异位内膜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6):615-617.
3 常瑞萍,赵可宁.黄体功能不健的不孕症中医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84-86. 被引量:4
4 王艳丽,李艳.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4):76-77. 被引量:1
5 张虹,张建萍.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发病机制[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3):230-232. 被引量:3
6 任兴斌,肖淑辉,季海生,尹超英.子宫内膜易位症患者sICAM-1、sVCAM-1、IL-1与不孕的相关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3,15(5):9-11.
7 文佩燕.卵巢皮样囊肿的腹腔镜下治疗[J]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6(2):108-109.
8 胥风华,黄敏,杨新鸣.妊娠足月合并巨大子宫腺肌瘤1例[J] .黑龙江医药,2004,17(4):317-317.
9 徐莉,谢波,张玉蓉.补肾活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基础体温的影响[J] .甘肃中医,2004,17(8):4-6. 被引量:7
10 吴文清,张新清,白利平,冯鉴强,杨国奋.卵巢上皮癌nm23基因表达和PCNA表达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8):23-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8
1 朱关珍,殷莲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443例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3):159-160. 被引量:20
2 陈飞,沈铿,郎景和,黄惠芳,吴鸣.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8):1257-1260. 被引量:18
3 陶瑞雪,苏燕.子宫腺肌病85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探讨[J] .安徽医药,2005,9(7):517-518. 被引量:19
4 于晨芳,韩延华,吴效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的发病机理[J]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6,25(1):37-41. 被引量:2
5 许丽绵,李坤寅,赵广兴.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06,38(5):6-7. 被引量:6
6 崔利娜,刘俊香.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08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741-1742. 被引量:23
7 张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治初探[J] .陕西中医,2006,27(6):693-695. 被引量:9
8 李琪,姚赛君,林善群.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4):84-85. 被引量:1
9 吕洪清,刑建伟,汪慧敏.复方血竭贴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5):41-43. 被引量:2
10 杨小颀,严妮子.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642-3643.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3
1 韩彩云,夏天.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症的治疗进展概述[J] .黑龙江中医药,2012,41(6):63-64. 被引量:4
2 谈静.黄体功能不全中西医研究概况[J] .河南中医,2013,33(3):398-401. 被引量:7
3 林春.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40例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3):152-153. 被引量:1
4 黎宝珍.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 .蛇志,2014,26(2):216-218. 被引量:1
5 周瑾,程玲.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研究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14,20(19):3571-3574. 被引量:5
6 李晓姝.不孕症的中医治疗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50-251. 被引量:2
7 马小娜,黄小楼,郝秀芳,王峥,张静,闫军堂,胡兰兰,王国华.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妊娠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5,43(3):53-55. 被引量:6
8 马小娜,睢丛璐,闫军堂,张静,黄小楼,郝秀芳,王峥,王国华.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不孕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755-2757. 被引量:11
9 罗娟.手术联合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癌的效果观察[J] .中国处方药,2016,14(1):131-132. 被引量:3
10 李安吉,张洁,刘璐茜,翟东霞,张丹英,匡延平,吕祁峰,俞超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阻碍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内异方药物血清的干预作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6):694-698. 被引量:8
1 王焱.盆腔炎的研究现状[J] .洛阳医专学报,1996,15(1):56-60.
2 李美芝.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0):581-582. 被引量:51
3 潘凌亚,韩美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2,27(5):305-307. 被引量:26
4 崔允峰,刘实,汤春生,侯家声.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妊娠的研究现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3,9(3):62-63. 被引量:4
5 刘建新,彭姝峰,李克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2):2215-2217.
6 许小凤.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研究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5):1428-1431. 被引量:1
7 姚盛慧.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23(5):464-467. 被引量:5
8 刘魏,罗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新医学,2011,42(10):688-690. 被引量:12
9 钱序,蔡文玮.中国妇女生殖道感染研究现状(下)[J] .中国妇幼保健,1994,9(3):52-54. 被引量:23
10 孙广辉,包世宏.妊娠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0,17(6):331-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