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古代已经形成本土化、原创性的职业教育,传统职业教育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理念。但是,中国原创性的职业教育最终没有实现现代化,封闭性是阻碍中国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原因。走职业教育社会化、普及化的道路,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高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作者
杨壮凌
机构地区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179-180,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
现代化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1
张少兰.
历史视域下“职业人文教育”命题审理[J]
.高教探索,2008(4):102-105.
被引量:8
2
何伯镛.
浅谈我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问题[J]
.高教探索,1989(1):55-57.
被引量:1
3
孙立家.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7):72-75.
被引量:49
4
刘伟民,任梅.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及人物观点撷要[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4):74-77.
被引量:9
5
李长泰,夏金星.
中国古代致用思维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2):75-78.
被引量:2
6
张华胜.
论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J]
.成人教育,2007,27(1):53-55.
被引量:3
7
黄日强,王省民.
“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5-8.
被引量:13
8
彭忠德.
古代官吏的职业道德规范——官箴[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3):96-100.
被引量:6
9
李媛.
墨子人才培养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10(2):157-158.
被引量:8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何忠礼.
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J]
.历史研究,1990(5):119-135.
被引量:48
2
商聚德.
朱熹“格物致知”论析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1):36-42.
被引量:5
3
谢广山.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J]
.职教论坛,2004,20(10S):63-64.
被引量:14
4
沈晴.
人文教育在大众文化中的反思[J]
.新美术,2007,28(4):107-108.
被引量:1
5
李长泰,易玉屏,夏金星.
君子思想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6):81-84.
被引量:2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7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
赵祥麟 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9
《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略同;《册府元龟》卷640《贡举部·条制二》同.
10
南怀谨.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
1
2
3
4
>
共引文献
89
1
肖玮玮,陈建成.
重拾师徒制,促进人才培养[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177-178.
被引量:7
2
陈燕华,田良臣.
近代江南家族习业教育初探——以无锡为例[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3):98-101.
被引量:3
3
芮小兰.
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4):216-217.
被引量:99
4
徐涵.
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25-28.
被引量:4
5
金秋蓉,沈斐敏.
略论船政文化对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丰富与发展[J]
.交通职业教育,2008(6):7-10.
被引量:2
6
刘海鹏.
墨子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及启示[J]
.管子学刊,2008(4):74-76.
被引量:6
7
金秋蓉,沈斐敏.
船政文化对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的丰富与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1):73-76.
被引量:10
8
金秋蓉,沈斐敏.
近代中国“船政文化”与近代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7):64-66.
被引量:3
9
杨静.
再论科举考试衰亡原因[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73-78.
10
杜娟.
人文职业化境域中的人文教育路径[J]
.职教论坛,2009,25(10Z):6-8.
被引量:1
<
1
2
3
4
5
…
9
>
同被引文献
23
1
朱晓斌.
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
.外国教育研究,1997(3):33-40.
被引量:16
2
齐爱平,崔晓静.
试析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13-15.
被引量:11
3
池卫东,刘增安,师寸丽,王冬梅.
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1):35-37.
被引量:7
4
何光辉.
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2):73-77.
被引量:18
5
陈群辉.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25-27.
被引量:20
6
周明星,刘晓.
经营文化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新战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5-8.
被引量:6
7
林夕宝.
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
.教育与职业,2008(29):181-182.
被引量:8
8
李媛.
墨子人才培养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10(2):157-158.
被引量:8
9
马美,刘宏磊.
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职教通讯,2010(7):5-9.
被引量:8
10
余祖光.
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3):1-5.
被引量:43
<
1
2
3
>
引证文献
6
1
曹兴琴,马勇.
从“鲁班文化”看现代中国工匠精神的培育[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4):65-68.
被引量:9
2
邹佩佚.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综述[J]
.北方文学(下),2018,0(3):166-166.
被引量:1
3
蔡海鹏,陈立军.
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职业院校“三融”文化建设[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1-5.
4
蔡海鹏,陈立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职业院校"三融"文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113-116.
被引量:1
5
刘红梅,张杰,王晓.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原则探析[J]
.教师,2020(29):16-17.
6
郭达,邢少乐,李艺璇.
齐鲁职业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表征和路径探析——基于山东省78所高职和341所中职质量报告的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23(5):34-4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曹靖.
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4):20-26.
被引量:39
2
魏东.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相关研究综述[J]
.中国商论,2018,0(15):184-185.
被引量:1
3
韩刚,徐婷婷.
龙江优秀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学理论,2020(10):126-128.
4
陆梅,黄传燕,李森,纪燕.
鲁班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研究[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5):112-117.
被引量:3
5
蔡婵.
“潮鲁班”文化育人模式在土建类院校中的运用--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知识经济,2020(22):87-88.
6
伍第政.
高职院校弘扬工匠精神: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3):1-5.
被引量:2
7
杜金博,沈艳河.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6):44-47.
8
蔡婵.
“鲁班四坊”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9):132-133.
被引量:1
9
梁孝梅.
全媒体语境下扬州地域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探索实践——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
.文教资料,2022(19):192-195.
被引量:1
10
赵娅雯.
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45-49.
被引量:1
<
1
2
>
1
曲铁华,白媛媛.
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3):20-25.
被引量:2
2
赵丽萍.
浅析黄炎培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J]
.职教论坛,2006,22(07S):61-64.
被引量:6
3
毛尚华,方小斌.
社会化: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J]
.教育与职业,2009(6):17-19.
被引量:5
4
何静.
黄炎培“社会化、平民化”的职业教育方针及其现实意义[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9(3):30-32.
5
沈婷.
职业院校学生实训基地社会化研究[J]
.中国绿色画报,2015,0(11):128-129.
6
吴如山.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途径实现方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8):111-112.
7
高倩.
“学徒制”对解决“技工荒”的几点启示[J]
.价值工程,2014,33(31):268-269.
被引量:3
8
许宪国.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58-60.
被引量:5
9
马振彪.
再析黄炎培职业教育社会化思想[J]
.消费导刊,2008,0(12):165-165.
被引量:1
10
戴建安.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9(4):30-31.
被引量:2
<
1
2
>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鄢国森
谢代前
薛英
蔡开聪
郭勇
薛理辉
轩小朋
王利光
曾维扬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中山大学
相关主题
振动光谱
系统玻璃
PO
光谱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