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0
-
1陆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1999(5):54-57. 被引量:5
-
2杨丽.浅谈信息化教育与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育信息技术,2005(2):37-39. 被引量:2
-
3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J].精神文明导刊,2001(1):30-31. 被引量:1
-
4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0(4):7-14. 被引量:113
-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2000,7..
-
6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云南高教研究,2000,(18).
-
7徐建军.信息化社会对大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77-80. 被引量:14
-
8潘玉良.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武汉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0(3):1-8. 被引量:40
-
9郑朝晖.网络信息的智能重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未来之路[J].图书馆杂志,2000,19(10):8-12. 被引量:30
-
10颜峰,徐建军.我们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和做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5):50-52.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6
-
1刘小勤.面向网络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68-71. 被引量:1
-
2肖金兰.略论网络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6):71-73. 被引量:4
-
3徐红.学校环境下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的优势特征比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2):7-10. 被引量:8
-
4聂启元.网络道德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皖西学院学报,2001,17(4):70-73. 被引量:8
-
5冯杰.占领网络教育空间 构建新型教育阵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38-39. 被引量:6
-
6张新梅.网络环境下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对策方法[J].时代教育,2015,0(20):130-130.
二级引证文献27
-
1白冰.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发现学生思想问题[J].山东青年,2019,0(10):27-28.
-
2曹坤明.做“智慧型”德育教师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J].考试周刊,2007(16):102-103.
-
3庞亚娟,詹华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4,18(3):59-62.
-
4李英英.浅谈中专图书馆馆藏结构的现状及改善思路[J].晋图学刊,2003(4):66-67.
-
5庞亚娟.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4):61-62.
-
6叶湘虹,曾长秋.自我教育:高校网络德育新思路[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86-88. 被引量:9
-
7陆萍.高校图书馆网络思政馆员的素质构成[J].现代情报,2005,25(10):112-114.
-
8陈俊辉.网络对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84-85. 被引量:1
-
9陈春婵.强化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J].林业勘察设计,2006,26(2):222-224.
-
10王敏.社会生活、家庭结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4):80-82.
-
1欧阳国胜.“苍天在上,你不可懈怠”——2012年我的个人专业成长回眸[J].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12(12):19-20.
-
2张张.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J].高中生学习(高考冲刺),2017,0(3):12-13.
-
3段芸芸.浅谈英语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三部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7):77-77.
-
4陈炳.浅探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0(10):19-19.
-
5袁彩鸾.新课程,新理念,新学法[J].考试周刊,2010(2):156-157.
-
6陈育红.略谈教育科研的主动参与和论文撰写[J].语文教学之友,2000(1):40-40.
-
7李军民.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1(4):80-80.
-
8李妍.体验成功,主动出击——让“不动”的人动起来[J].学苑教育,2011(10):58-58.
-
9安会琴,张赛晖,贺晓凌,严峰.浅谈“主动出击”式教学在大学生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3(19).
-
10薛培君.试论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238-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