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科学》
2000年第7期30-31,共2页
World Science
同被引文献32
1 黄剑峰,李建军,刘志坚,肖祥芷.基于KBE的冲压工艺知识表示方法研究[J] .模具工业,2004,30(7):7-12. 被引量:6
2 张赛军,刘文娟,阮锋,张建月.基于KBE技术的互感器模具设计[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8):87-89. 被引量:4
3 沈卫华,陈晨,陈庆新,毛宁.基于本体的模具设计知识表达、检索与推理[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1):1301-1305. 被引量:4
4 朱文博,李爱平,刘雪梅.基于知识的冲压产品集成建模[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528-533. 被引量:5
5 Quinn J. Intelligent Enterprise[M]. New York: Free Press,1992.
6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7 Guarino N. Formal Ont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M].Trento: IOS Press,1998.
8 GuusSchreiber.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GIARRATANOJ RILEYG 印鉴 刘星成 汤庸译.专家系统原理与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7-109.
10 NONAKA I,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引证文献8
1 蒋鹏,许洪斌,胡建军,陈元芳.摩托车尾罩注塑模KBE系统的设计[J] .现代制造工程,2005(4):77-78. 被引量:1
2 荣瑞方,张毅.车载式汽车制动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 .现代制造工程,2005(4):96-97. 被引量:1
3 沈卫华,陈晨,陈庆新,毛宁.基于本体的模具设计知识表达、检索与推理[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1):1301-1305. 被引量:4
4 沈卫华,毛宁,陈庆新,郑乃乔.基于客户沟通与设计评审的模具设计知识管理系统[J] .模具工业,2006,32(1):10-14. 被引量:9
5 鲍秀斌.基于Inventor的知识化冲压系统[J] .铸造技术,2010,31(5):634-637.
6 许艳华,颜文煅.模具设计中的KBE技术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9):121-123.
7 黄金临,黄翔.CBR在冷冲模CAD系统中的应用[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13(4):48-50.
8 祝得胜,许映秋,卞冬琛.KBE技术在压铸模温度调节系统中的应用[J] .铸造设备研究,2003(6):15-1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8
1 沈卫华,毛宁,陈庆新,郑乃乔.基于客户沟通与设计评审的模具设计知识管理系统[J] .模具工业,2006,32(1):10-14. 被引量:9
2 胡红军,杨明波,彭东,曾英.铸造工艺冒口CAD软件研究开发[J] .铸造技术,2006,27(9):992-995. 被引量:1
3 金艳,蒋鹏,胡建军,许洪斌.基于KBE的摩托车注射模快速响应设计[J] .模具制造,2006,6(10):14-16.
4 谢英星,陈晨,毛宁,陈庆新.模具改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12):86-89. 被引量:7
5 唐绍华,张永胜,苏小平,王东方.轻型汽车液压制动系统CAD[J] .现代制造工程,2007(12):54-57.
6 李英杰,陈新度,陈新.基于本体的模具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J] .锻压技术,2008,33(3):121-125. 被引量:6
7 王莉影,毛宁,陈庆新.基于注塑模具本体的语义相关性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27(10):1228-1232. 被引量:4
8 张丁非,胡红军.基于UG/KF的镁合金压铸模KBE平台设计和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9,38(5):41-44. 被引量:3
9 陈晨,毛宁,陈庆新.注塑模改模知识归纳方法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28(3):311-316. 被引量:2
10 袁晓征.模具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 .模具工业,2010,36(9):22-25. 被引量:3
1 姜自超,王平.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其应用[J] .电加工与模具,2004(6):57-60. 被引量:14
2 彭颖红,赵震,阮雪榆.模具设计中的KBE技术[J] .制造业设计技术,2000(3):16-18. 被引量:5
3 魏红芹,娄臻亮,彭颖红.KBE技术在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J] .机床与液压,2003,31(5):103-104. 被引量:2
4 模具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J] .航空制造技术,2008,51(7):54-56. 被引量:2
5 祝得胜,许映秋,卞冬琛.KBE技术在压铸模温度调节系统中的应用[J] .铸造设备研究,2003(6):15-17. 被引量:3
6 刘春,彭颖红.冲模设计KBE技术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2001(1):31-32. 被引量:2
7 冯宝伟,胡亚民.国内外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的新动向[J] .金属成形工艺,1999,17(2):7-9. 被引量:5
8 周永泰.模具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5):5-8. 被引量:6
9 阮雪榆,娄臻亮.基于知识的工程(KBE)——塑性成型加工业的又一次变革[J] .企业科协,2002(10):27-27.
10 陈军,石晓祥,赵震,杨红波,陈纲,阮雪榆.KBE关键技术及其在现代模具智能设计中的应用[J] .锻压技术,2003,28(4):47-50. 被引量: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