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氧化应激调控网络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缺血和缺氧等因素所导致的脑损伤对于人类健康而言依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由于脑缺血诱导的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炎症因子释放及自由基生成等一系列反应在脑缺血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针对脑缺血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和干预措施的研发也多从这些角度人手进行实施,但是迄今为止所取得的进展仍然比较缓慢。
作者
张成岗
李伟光
孙长青
吴永红
卢一鸣
屈武斌
高艳
李志慧
机构地区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通讯》
2012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干预治疗
调控网络
氧化应激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脑缺血损伤
细胞内钙超载
自由基生成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1
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 et al. Reversi 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craniectomy in rats[J]. Stroke, 1989(20) : 84-91.
2
肖叶玉,杜丽,洪璧楷,等.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成像研究[J].四川中医,2007,25(1):98-101.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13-4017.
被引量:1270
4
张洲,徐元宏,李涛,梁珺.
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079-1081.
被引量:21
5
林正,曾博,尹康.
Nrf2-ARE信号通路在外伤性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1-13.
被引量:2
6
郭倩,余音,潘乾广,石瑶,叶秀峰.
白藜芦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噬关系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7):995-998.
被引量:18
7
陈宁宁,王建平,刘恒方,张敏,赵源征,石磊,郭涛.
白藜芦醇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内COX-2、IL-6表达及脑损伤程度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13(02Z):105-107.
被引量:1
8
曹烨,关新强,徐志懿,高秉仁.
白藜芦醇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23):4235-4237.
被引量:11
9
牛丽辉.
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4,22(3):214-217.
被引量:2
10
韩雪莲.
白藜芦醇及其类似物和衍生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31(4):15-1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叶晓倩,杨珊莉,江一静.
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行为学评分及ERK1/2通路影响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74-75.
被引量:3
2
郭勇,杨茜,张杰,郭唯,李婧.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中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9):997-10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唐冕,章琪,陈红霞.
针刺足三里、曲池对MCAO模型大鼠梗死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8,13(3):707-710.
被引量:8
2
黄霞,粟胜勇,陈舒,黄小珍,覃美相,蒋香玉,母叶.
基于ER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镇痛机制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2):195-198.
被引量:33
3
田健材,姚斐,谢芳芳,管翀,尤艳利.
不同时间窗电针水沟穴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2021,40(7):715-718.
被引量:4
4
杨琴,周涛,王友华.
白藜芦醇防治脑梗死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9):2374-2380.
被引量:1
1
王秋菊,李琳.
脑低灌注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病因[J]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6,27(4):148-152.
被引量:2
2
虞乐华.
痴呆症的康复训练[J]
.健康文摘,2009(8):22-22.
3
马国诏.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机制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0(2):177-180.
被引量:2
4
乔万芳.
脑梗死伴发癫痫发作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33-34.
5
陆天明,刘国荣,王宝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17(6):448-451.
6
钟静玫,白洁.
内质网应激在心理应激中的作用[J]
.生命的化学,2012,32(6):567-573.
被引量:1
7
韩伟燕,屈德会.
苦碟子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1022-1023.
被引量:1
8
方华盛.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早期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S2):115-116.
被引量:4
9
王加才,彭国光.
神经保护性免疫和帕金森病[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2):151-153.
被引量:1
10
邓钰蕾,陈生弟.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药物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07,2(2):125-127.
被引量:3
中国药理通讯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