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学生评价观转变策略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大多数教师承袭传统的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学生评价观,没有真正意识到新的学生评价观的价值所在。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评价观,可以采取学习策略、反思策略、研究策略、实践策略和合作策略等。教师学生评价观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还需要从宏观上对教育政策、考试选拔制度等进行改革,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创造学生评价改革的外部条件,形成鼓励、支持教师转变学生评价观的环境氛围,促进教师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作者 管廷娥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4,共2页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9

  • 1金生Hong.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1.
  • 2乔晓冬.美国教育的危机[J].外国教育动态,1982,(5).
  • 3乔晓冬.课程论引论-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和课程建设制约因素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88年博士论文[M].,..
  • 4刘少杰.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J].外国哲学与哲学史(人大复),1996,(7):97-97.
  • 5-.诠释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53.
  • 6海德格尔.“前有”“前见”“前设”概念是由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97..
  • 7潘德荣.基于“此在”的诠释学.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8):62-62.
  • 8王金福,汪丽.争论的解释学意义[J].唯实,1999(11):3-8. 被引量:5
  • 9张法.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5):54-60.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559

同被引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26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