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含有共轭三键的高聚物的掺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实验事实出发,对含有共轭三键的共轭高聚物——聚丁二炔的掺杂及电导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聚丁二炔晶体掺杂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结构相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掺杂模型,并从能量的角度估算了由于掺杂引起链段结构改变所需的能量,较好地解释了聚丁二炔晶体掺杂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作者
彭景翠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物理系
出处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0年第8期819-824,共6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A)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聚物
掺杂机制
电导率
聚丁二炔
分类号
O631.23 [理学—高分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1
1
R. T. Read,R. J. Young. Radiation damage and 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polydiacetylene crystals[J] 1984,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327~338
同被引文献
5
1
彭景翠,陈小华,李宏建.
中阻值导电塑料(浆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1993,24(4):323-326.
被引量:5
2
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齐藤觉,长友隆男.
掺杂聚合物薄膜的蓝色电致发光[J]
.发光学报,1994,15(2):164-167.
被引量:8
3
彭景翠.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s)链中的Raman散射[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8(11).
4
李宏建,彭景翠,陈小华,欧谷平.
填充碳纳米管/石墨的有机导电膜[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0,21(6):586-590.
被引量:6
5
彭景翠.
含铂卤素桥接混合价化合物的掺杂与电导[J]
.物理学报,1991,40(1):109-11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彭景翠,陈小华,李宏建,申文高,邵力祥.
基态非简并的共聚物的掺杂机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6):33-37.
2
李宏建,彭景翠.
填充炭黑/石墨的导电硅橡胶的研究[J]
.功能材料,2000,31(2):221-222.
被引量:10
3
李宏建,彭景翠,黄生祥,夏辉.
掺杂PVK薄膜的荧光谱及掺杂机制[J]
.半导体技术,2000,25(6):45-47.
被引量:2
4
李宏建,彭景翠,陈小华,夏辉,胡艾希.
填充碳纳米管/石墨的复合型电磁波屏蔽膜[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01,14(2):211-215.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翟宇,聂彦,沈翔,邓联文.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功能材料,2004,35(z1):917-920.
被引量:4
2
何英旋,李宏建.
涂炭胶的导电性和适用性研究[J]
.功能材料,2004,35(z1):3364-3365.
3
黄祖雄,吴唯.
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吸波隐身复合材料上的应用[J]
.材料工程,2004,32(7):55-59.
被引量:28
4
李鹏,刘顺华,陈光昀.
二次渗滤现象对镍基导电硅橡胶屏蔽性能的影响[J]
.物理学报,2005,54(7):3332-3336.
被引量:13
5
冯猛,张羊换,任江远,王新林.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J]
.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4):37-39.
被引量:3
6
高少锋,崔屾.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5,19(F05):166-169.
被引量:7
7
郭铁波,杨庆祥.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J]
.燕山大学学报,2006,30(1):30-33.
被引量:7
8
Intel主板[J]
.电脑采购,2006(18):12-13.
9
张娟玲,崔屾.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J]
.化学进展,2006,18(10):1313-1321.
被引量:23
10
方少明,陈朋,陈志军,周立明,高立君.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2):7-10.
被引量:1
<
1
2
3
>
1
曹阳,王友良,陈波.
聚丁二炔的能量和能带结构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1991,7(2):174-177.
2
王振国,余从煊,王凡.
稳定自由基取代聚丁二炔的铁磁性相互作用模型[J]
.高技术通讯,1991,1(10):6-9.
3
彭景翠.
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单晶中的激光诱导光吸收[J]
.物理学报,1991,40(12):1980-1985.
4
王江洪,沈玉全,余从煊,朱培旺,司金海.
几种新的杂环取代丁二炔类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J]
.高技术通讯,1998,8(3):33-37.
被引量:2
5
彭景翠,黄述熙,翦知渐,黄生祥,瞿述.
含共轭三键的聚合物的掺杂机理和导电特性的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7(3):9-13.
6
王振国,余丛煊,王凡,赵见高.
铁磁性高分子——聚丁二炔衍生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J]
.高分子学报,1992,2(3):279-287.
被引量:1
7
张磊,元以中,田晓慧,孙金煜.
含肉桂酸的聚丁二炔的合成及其可逆热致变色性能研究[J]
.化学试剂,2015,37(5):447-450.
8
江月松.
聚丁二炔Langmuir-Blodgett薄膜的光声谱研究(Ⅱ)光谱综合分析和荧光量子效率[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3):282-285.
9
彭景翠,张高明,颜永红,李宏建.
聚丁二炔晶体中的电场调制光吸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2):17-22.
10
周伟华.
聚丁二炔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6,38(6):25-27.
<
1
2
>
中国科学(A辑)
199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郭建亭
贺跃辉
黄伯云
林栋梁
曲选辉
王华明
陈国良
樊丁
孙祖庆
相关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
相关主题
金属间化合物
FE3AL
耐蚀性
FE
机械性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