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7-50,70,共5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引文献751
-
1刘青.生活即教育 游戏即成长——浅谈幼儿课程活动游戏化、生活化[J].新智慧,2020,0(4):115-115.
-
2杨柳,肖志刚,肇立春.“互联网+”时代下教师Vlog在教学反思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22-26.
-
3常琰崧,李跃雪.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21,10(3):63-67.
-
4王潇晨,张善超.教师核心素养的框架、内涵与特征[J].教学与管理,2020,0(3):8-11. 被引量:39
-
5李倩.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合作教学实践探索[J].中华少年,2020(16):91-92.
-
6杨娟.教师实践性知识培育之理论反思及革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1):86-90. 被引量:1
-
7王惠丽.中国外籍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初探[J].科教导刊,2019,0(36):53-53.
-
8申继亮.教师研究十年回顾[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z1):24-31. 被引量:4
-
9闫江涛.论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8):48-50. 被引量:3
-
10佘丽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质[J].怀化学院学报,2002,21(4):87-88.
同被引文献598
-
1陈亚萍.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91-196. 被引量:9
-
2姜美玲.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对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叙事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4):97-105. 被引量:13
-
3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本质与结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9(3):250-253. 被引量:13
-
4韩例芬.课程观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62-64. 被引量:6
-
5王希海.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5):87-89. 被引量:5
-
6徐翠.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关于三本院校的个案研究[J].中国外语,2009,6(6):93-96. 被引量:9
-
7黄正平.教育信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2(4):74-77. 被引量:8
-
8马莹,姬建锋.我国教师信念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5(4):92-94. 被引量:4
-
9罗虹,曾艳.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策略研究[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11(12):2-5. 被引量:3
-
10李德显,李海芳.论交往视域下的教育要素[J].教育科学,2013,29(2):1-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06
-
1徐雅萍.教师的个人理论解读——基于默会知识的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0):73-77. 被引量:6
-
2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本质与结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9(3):250-253. 被引量:13
-
3闻琴华.试论教师观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以综合英语课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2-84.
-
4林静.教师教学观念的干预与转化——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为例[J].教育科学,2013,29(2):44-50. 被引量:5
-
5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3):6-11. 被引量:84
-
6周遐年.快速阅读:变革阅读教学的方式[J].咸宁学院学报,2002,22(5):96-97.
-
7蒋祥龙.浅析教师信念与教师科研[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2X):57-58. 被引量:1
-
8杨小洋,张爱群,申继亮.从观念到行为:对教学中的问题观及问题式教学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0):34-39. 被引量:26
-
9于龙,蔡笑岳.广州地区公众教育观念的心理学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79-84. 被引量:1
-
10易凌云,庞丽娟.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内涵、结构与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4):22-27.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664
-
1徐梦诗.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2022,21(5):37-43. 被引量:1
-
2郭俊.对南京市江宁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调查与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2023(3):44-48.
-
3曹霞,任改妮.“上好一门课”理念的表达与实践——一项基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质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4(5):37-48.
-
4王倩,张雅雯.师范类院校本科生从教意愿调查分析——以某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2020(12):182-184.
-
5陈晓兰,曾溅.高职英语教师跨文化认知与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J].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1(2):79-83. 被引量:1
-
6卞红梅.高职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8):91-93. 被引量:1
-
7孙千惠.教学学术助推高校科教融合发展[J].中国建设教育,2022(4):130-133.
-
8杨伏鸣.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0(7Z):92-94. 被引量:1
-
9张维,唐芳芳,钟云华.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个基于文献综述的考察[J].大视野,2021(2):41-48. 被引量:1
-
10龚兵,陈雅.指向专业发展的科学教师激励策略——基于“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的考察[J].大视野,2019,0(5):27-34.
-
1耿文侠,任新社.新课程对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J].教育情报参考,2009(4):30-31.
-
2吴林根.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2):89-91. 被引量:6
-
3王劲夫.浅谈教师关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11):164-164.
-
4曹素霞.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念[J].科学教育,2008,14(2):68-68.
-
5孙迎春.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校园(中旬刊),2013(6):112-112. 被引量:1
-
6杜义凤.“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3(12):74-74.
-
7沈筱芬.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德育实践工作中的思考和总结[J].成才之路,2009(10).
-
8徐敏.有效说课的探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2):29-3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