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郭沫若易学研究的主要特色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郭沫若先生的易学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广泛性的影响,也很有特色。为了更好地评介郭氏易学,本文在简述学术界对郭氏易学主要评价基础上,针对郭沫若先生两篇易学论文,归纳了四个方面的特色,即祛魅、还原、创新、臆测,并作简要分析。本文认为,郭氏易学研究的价值和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不足之处更应该引起学术研究者的警惕和改正。
作者
谢金良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关键词
郭沫若
周易
易学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李星可.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评郭沫若所论并抒己见[J].中法大学月刊,1935,6(4).
2
李初梨.我对郭沫若先生的认识[N].解放日报,1941—11—18.
3
谢保成.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估[M].北京图书出版社,1999.
4
白寿彝.深切悼念开辟新史学的伟大旗手[N].光明日报,1978-06-29.
5
李镜池.
论《周易》的著作年代——答郭沫若同志[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51-59.
被引量:6
6
黄寿祺.
从《易传》看孔子的教育思想(节选)[J]
.齐鲁学刊,1984(6):42-45.
被引量:2
7
魏晓丽.
成就与不足——浅议郭沫若的《周易》研究[J]
.周易研究,2002(4):71-7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6.
2
李初梨.我对郭沫若先生的认识[N].解放日报,1941—11—18.
3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北京:北京朴社,1926.77.
4
闻一多.周易异证类纂[M].闻一多全集[Z].北京:三联书店,1982.48.
5
《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3.
6
陈梦家.周易之构成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7
于省吾.双剑誃易经新证: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37..
8
郭沫若著.《<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89页
9
郭沫若著.《<周易>之制作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7页-404页
共引文献
8
1
张增田.
《易经》成书年代新证[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8(1):45-49.
2
魏晓丽.
成就与不足——浅议郭沫若的《周易》研究[J]
.周易研究,2002(4):71-75.
被引量:3
3
曹兆兰.
春秋占筮心理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90-95.
被引量:1
4
姜文华.
郭沫若、高亨《周易》研究之比较——兼谈二十一世纪《周易》研究的“度”与“向”[J]
.理论月刊,2014(7):84-87.
被引量:1
5
邹晓姮,刘平中.
经传分治:郭沫若《周易》学研治的独特视界[J]
.中华文化论坛,2023(3):90-96.
6
祝安顺.
从“新五经”到“新十三经”——21世纪中华经典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研究[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3,3(3):17-26.
被引量:1
7
刘建臻.
二十世纪《周易》作者研究述略[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2):25-28.
8
周山.
《周易》诠释若干问题思考[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4):373-37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2
1
沈庆利.
贯通“中西古今”——郭沫若史剧理论的启示[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39-44.
被引量:1
2
林甘泉.
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J]
.历史研究,1992(2):20-37.
被引量:3
3
黄烈.
郭沫若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的影响[J]
.历史研究,1992(2):38-52.
被引量:2
4
金景芳.
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上)[J]
.历史研究,1979(2):48-57.
被引量:8
5
侯绍庄.
怎样理解郭沫若同志的古代史分期学说——兼评金景芳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J]
.历史研究,1979(8):42-55.
被引量:3
6
侯外庐.
深切悼念郭沫若同志[J]
.历史研究,1978(7):3-6.
被引量:5
7
谷辅林.
郭沫若的孔子研究[J]
.齐鲁学刊,1986(6):46-53.
被引量:2
8
容庚.
怀念郭沫若同志[J]
.学术研究,1978(4):12-13.
被引量:4
9
夏鼐.
郭沫若同志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卓越贡献——悼念郭沫若同志(1892—1978)[J]
.考古,1978(4):217-222.
被引量:11
10
黄永年.
评郭沫若同志的武则天研究[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9(3):31-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姜文华.
郭沫若、高亨《周易》研究之比较——兼谈二十一世纪《周易》研究的“度”与“向”[J]
.理论月刊,2014(7):84-87.
被引量:1
2
张勇,周文.
2013年郭沫若研究述评——兼论近年郭研现状与问题[J]
.郭沫若学刊,2014(4):41-45.
3
周书灿.
改革开放以来郭沫若史学研究的走向与趋势[J]
.郭沫若学刊,2020(4):15-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邹晓姮,刘平中.
经传分治:郭沫若《周易》学研治的独特视界[J]
.中华文化论坛,2023(3):90-96.
1
陈贤茂.
《编余拾论》序[J]
.华文文学,2006(3):110-112.
2
《雕菰楼易学五种》[J]
.古典文学知识,2015,0(3):83-83.
3
焦循.
《雕菰楼易学五种》[J]
.古典文学知识,2014,0(5):84-84.
4
《雕菰楼易学五种》[J]
.古典文学知识,2013(3):75-75.
5
《雕菰楼易学五种》[J]
.古典文学知识,2014,0(3):44-44.
6
《雕菰楼易学五种》[J]
.古典文学知识,2013(4):54-54.
7
《雕菰楼易学五种》[J]
.古典文学知识,2013(2):32-32.
8
彭建华.
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2):144-146.
被引量:1
9
剑苍先生.
牙慧集──益友良师偶记[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9(2):18-19.
10
李子广.
《周易》原始婚恋诗歌初探[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1998,0(3):4-7.
郭沫若学刊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