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7-40,共4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参考文献3
-
1[日本]高浦胜义编著.《综合学习的理论》,黎明书房株式会社.1998年版.
-
2Phillip M.Wishon,Karen Crabtree,malinda E.Jones,Curriculum for the Primary years:An Integrative Approach,1998,by Pretice Hall,Inc.
-
3[日本]中野光等.《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综合学习为中心》,东洋馆出版社.1998年版.
同被引文献24
-
1范蔚.当前综合课程设计的难点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1):6-9. 被引量:10
-
2张华.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全球教育展望,1999,29(2):28-33. 被引量:73
-
3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6(10):6-11. 被引量:112
-
4黄宏伟.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J].学术月刊,1995,27(9):12-17. 被引量:84
-
5[2]资料参见:http://www.re.ecnu.edu.cn/html/zhuanyeshezhi_1.htm.
-
6[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131-178.
-
7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2000(02).
-
8孙树森.自然辩证法通论,1992.
-
9张楚廷.教学要素层次论,2000(06).
-
10李俊.科学课程内容的研制,2000(01).
引证文献6
-
1吴东方.综合课程的认识论轨迹及其实施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134-136.
-
2侯定凯,李晓.试析大学综合课程及其开发[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1):112-117.
-
3夏红霞.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236-236.
-
4徐月新.整合理念视域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4,0(4):61-64. 被引量:1
-
5李晓文.整合课怎么“整”[J].人民教育,2015(1):54-56. 被引量:3
-
6阳沐乎韧.融合、互动:科际关系之和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1):65-67.
二级引证文献4
-
1王奕婷,陈霜叶.全球视角下的课程整合“新故事”——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4):79-84. 被引量:6
-
2吕恩胜,胡晓悦.职业院校“非线性科学”课程建设探讨[J].职教通讯,2015(6):22-24. 被引量:1
-
3成云雷.课程整合,烛照儿童的生活——以篮球场上的语文课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6(4):28-29.
-
4魏侨,滕春友,邵光华.乡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评论,2020(2):152-157. 被引量:2
-
1黄玲丽.“主辅互动”两渠道,“参转结合”三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解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128-131. 被引量:1
-
2徐磊,熊明华.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3):157-160. 被引量:16
-
3高俊虹,张行才,林鹏.MOOC范式解析与思考——以edX平台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18(2):24-30. 被引量:5
-
4王洁.“拉尔夫·泰勒”经典课程范式解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5):16-17. 被引量:9
-
5郑麟,董薇,周敦华,徐茵.现代海外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范式解析与路径选择[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1):75-7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