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年第3期83-89,共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参考文献4
-
1王友地.“关于完善少年刑法制度的构想”[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3,(6):31-31.
-
2《北京规则》第18条.
-
3《北京规则》第19条.
-
4《西方法律史资料选编》.第26页.
同被引文献118
-
1姚建龙.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前景[J].社会科学,2007(8):114-120. 被引量:22
-
2卢少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模式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115-117. 被引量:2
-
3郝卫江.儿童权益在百姓的心中有多重——《儿童权利公约》公众调查报告[J].当代青年研究,1999(3):38-43. 被引量:9
-
4康树华.泰国的少年司法制度[J].国外法学,1985(6):35-39. 被引量:1
-
5潘国生,黄祥青.中国少年刑事审判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1999,17(1):109-112. 被引量:10
-
6陈昭.试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J].山东法学,1998,13(4):37-39. 被引量:5
-
7郭翔.中国的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6(2):28-33. 被引量:5
-
8康树华.世界各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J].法学杂志,1995,16(3):30-31. 被引量:5
-
9郭翔.我国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兼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性[J].政法论坛,1997,15(6):44-52. 被引量:5
-
10关仪.保护和促进儿童权利国际讨论会在京召开[J].中国法学,1990(1):113-1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8
-
1陆红.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前程序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4):78-85. 被引量:3
-
2薛畅宇,刘国祥.论改革和完善收容教养制度[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65-74. 被引量:13
-
3刘强,戴海琼,林宇虹.我国应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6):55-60. 被引量:11
-
4曾宁.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分案起诉制度的试行[J].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4):73-76. 被引量:6
-
5邱晨帆,刘长想.上海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工作的历史和发展[J].青年探索,2005(5):31-36. 被引量:2
-
6龚小玲.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司法保护:社会服务令[J].青年研究,2005(12):39-46. 被引量:10
-
7叶青,叶瑛.论国际化视野下的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4):67-71. 被引量:6
-
8黄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构建设想[J].行政与法,2008(4):90-93.
-
9蔡晓姗,沈剑虹.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反思[J].科技信息,2009(7):378-379.
-
10刘慧明.隐退与填补: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检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五[J].甘肃理论学刊,2009(6):154-1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3
-
1杨雪.基层法院离婚纠纷审判中心理干预操作规范的构建[J].东南司法评论,2019,0(1):355-373. 被引量:1
-
2卢少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模式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115-117. 被引量:2
-
3张雅凤,崔会如.独生子女罪犯的特点及改造对策研究[J].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97-104.
-
4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学院课题组,李英霞,张静.社区矫正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适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7-29. 被引量:2
-
5吴琼.国际法视野下少年司法制度的新发展[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4):37-41.
-
6李希慧,刘伟丽.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建议[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3):19-22. 被引量:1
-
7陈维君,陈靖枫.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防治教育探讨[J].法制与经济,2008,17(16):17-19.
-
8赵学军.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分案审理制度的程序规制——兼论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平衡[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1):45-48. 被引量:2
-
9黄艳葵.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以未成年人非刑事处分措施的完善为视角[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3-27. 被引量:3
-
10李秦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问题与反思[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35-37.
-
1郭建安.我国亟需建立专门的缓刑机构[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3(2):40-41.
-
2王夏菁.2014年中国少年司法研究综述[J].青年学报,2015(1):84-88.
-
3侯兆晓.中国少年司法的出路在哪里?——访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J].民主与法制,2010(17):8-10.
-
4周蓝蓝.少年犯适用缓刑的条件及其监督机制的完善[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1):64-68.
-
5吴扶桑.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条件及其监督机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6(16):89-90. 被引量:1
-
6岳慧青.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的帮教责任[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4):42-46. 被引量:2
-
7皮艺军.中国少年司法理念与实践的对接[J].长安,2011(3):60-61.
-
8康树华.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少年司法[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1):6-14.
-
9邢雅.少年司法与社会工作的整合[J].大观周刊,2012(27):44-45.
-
10钟淑敏.曲折中前行:中国少年司法三十年回眸[J].法治论坛,2013(2):129-1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