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药对配伍规律与特点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伤寒论》方剂组成的一种特定形式——药对的配伍规律及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伤寒论》的药对是方剂组成的核心和基础 ,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 ,体现了方剂的整体疗效。
作者
耿建国
王代娣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河南方城神火集团总医院
出处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7,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药对
配伍规律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7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46
同被引文献
257
1
常甜,姜泉,彭秋伟.
基于君臣佐使理论浅析姜泉运用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9):35-38.
被引量:3
2
彭成.
试论中药配伍研究的方法与实践[J]
.中药与临床,2012,0(1):1-4.
被引量:10
3
张秋霞.
《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与用药特点[J]
.北京中医,2004,23(3):171-173.
被引量:9
4
尤昭玲,文乐兮.
妇科药对的研究(Ⅲ)——妇科药对的应用与作用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6):4-6.
被引量:2
5
刘庆林.
瓜蒌药对的临床应用[J]
.河北中医,2004,26(6):439-440.
被引量:4
6
张媛,卢建平.
中药药对组合方法防治偏头痛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4,24(8):20-21.
被引量:3
7
许慧红.
中药药对治疗崩漏撷菁[J]
.江苏中医药,2004,25(8):47-47.
被引量:1
8
刘庆林.
川芎药对的临床应用解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30-1731.
被引量:14
9
王宪龄.
丹皮药对配伍作用浅析[J]
.陕西中医,2004,25(10):930-930.
被引量:3
10
戴开金,罗奇志,罗佳波,马安德.
配伍对葛根芩连汤中葛根HPCE指纹图谱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819-820.
被引量:7
<
1
2
3
4
5
…
26
>
引证文献
15
1
刘萍.
《伤寒论》芍药-甘草药对量效关系探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67-69.
被引量:8
2
黄浩,周琳,姜标.
丹参-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4):18-22.
被引量:10
3
陈颖,曹莉,韩佩玉,蒋永光.
中药药对研究现状概况[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6):380-382.
被引量:2
4
张志芳,郭静,刘晋权,程振芳.
近十年来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1):70-72.
被引量:5
5
陈健德,洪燕珠.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56-57.
被引量:6
6
王曼华,孙化萍,梁建卫.
经方“药对”配伍理论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59-60.
被引量:19
7
周英信.
论《伤寒论》脾胃方中的药对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29-30.
被引量:3
8
秦荣,王玉香,王景洪.
《伤寒论》方配伍规律研究[J]
.河南中医,2009,29(3):225-226.
被引量:4
9
李振岳,周怡.
伤寒病复方药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J]
.医学信息,2009,22(5):591-593.
被引量:9
10
裴妙荣,段秀俊,裴香萍,宣春生,王晓英,赵丽娜,张淑蓉,刘炳辰,王世民.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89-1993.
被引量:16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
邢金月,杨涵童,韩莲花,李官浩,崔福顺,李翔国.
人参及其药对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5):176-179.
被引量:11
2
王兆军,张志芳.
近十年来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51-154.
被引量:4
3
谢荣苑.
张仲景温中下气法应用初探[J]
.光明中医,2024,39(14):2772-2775.
4
杨丽,林代华.
《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研究述评[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0-1682.
被引量:2
5
黄浩,姜海霞,周琳,姜标.
红花与甘草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
.中成药,2007,29(1):104-106.
被引量:5
6
陈卫平,毕蕾.
药物代谢酶在中药配伍研究中的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96-98.
被引量:14
7
冯年平,都广礼,狄斌,刘文英.
试论中药方剂配伍——代谢关系[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0):6-9.
被引量:9
8
奚丽君,陈卫平.
附子与干姜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研究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9):608-610.
被引量:29
9
魏飞,石维,魏睦新.
黄芩柴胡分煎 合煎色谱组分的对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27-2430.
被引量:1
10
尹莲,李欣,徐立,时乐,邓海山,朱晓勤,谭秋微,丁安伟,段金廒.
应用指纹图谱研究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二妙丸物质基础在配伍类方中的变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1):179-183.
被引量:5
<
1
2
3
4
5
…
15
>
1
黄海.
《伤寒论》温法的用药特点[J]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33-34.
被引量:4
2
季涛,宿树兰,尚尔鑫,钱大玮,唐于平,段金廒.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与特点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4982-4986.
被引量:25
3
李秀平.
30例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9):56-57.
被引量:2
4
张丽萍,宋瑞雯,汤久慧,王一婧.
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情志病证治疗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6,48(2):71-74.
5
杜玉茱,贾春生,王建岭,石晶,张晓旭,刘新,岗卫娟.
基于数据挖掘的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痤疮规律与特点研究[J]
.针刺研究,2015,40(3):251-257.
被引量:22
6
檀占娜,贾春生,王建岭,李伯英,朱学亮,石晶,孙彦辉,李晓峰,张选平,张莘.
基于数据挖掘的灸法临床应用病种的特点研究[J]
.针刺研究,2014,39(6):500-503.
被引量:38
7
吴迪,荣宝山,白雅雯,丁鑫,钱占红.
《金匮要略》中小便不利治疗规律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4):44-45.
被引量:1
8
张珏,刘敏.
国医大师治疗消渴病遣方用药规律[J]
.新中医,2014,46(9):177-179.
被引量:1
9
高峰丽,安慧艳.
7种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11,8(5):312-315.
被引量:29
10
王玉凤,黄学武,张晓军.
浅探孙一奎辨治虚损之特色[J]
.中医文献杂志,2008,26(6):23-24.
被引量:3
<
1
2
>
江苏中医
200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夏娃
宋斐
叶楠
张忠秋
王晓东
叶伟
张少东
刘爱杰
姚侠文
相关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电视台
国家体育总局
广州体育学院
苏州大学
相关主题
雅典奥运会
网球运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