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牧产品开发》
2000年第9期4-5,共2页
Agriculture Products Development
共引文献14
-
1徐俊鸿,邓卓燕,谭志滨,欧阳燕婷.芦荟鲜药汁保鲜工艺技术及效期研究[J].光明中医,2020(10):1486-1490.
-
2曹秋华,丁德蓉,韦英梅.氮磷钾肥对芦荟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444-446. 被引量:3
-
3张金生,赵爽,李丽华,张起凯,李秀萍.微波消解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芦荟中Fe和Pb的含量[J].现代仪器,2005,11(5):26-28. 被引量:5
-
4陈岱宜,董鹏程.芦荟在化妆品中保湿性的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42-46. 被引量:6
-
5张琦,李燕.芦荟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1):2831-2833. 被引量:7
-
6王建华,雷帆,崔景荣.20种中药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32-234. 被引量:63
-
7胡伟.浅析芦荟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184-184.
-
8范俊安,张艳,彭锐,金仕勇,叶代峻.芦荟快速繁殖技术研究Ⅰ 皂质芦荟的快速繁殖[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0(41):7-8.
-
9张艳,范俊安,李泉森,叶代峻.芦荟快速繁殖技术研究Ⅱ 美国芦荟的快速繁殖[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0(41):9-10.
-
10张延坤,金京顺.芦荟的特殊功能及其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1,31(3):40-43.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30
-
1杨大庆.芦荟的药用机理研究[J].陕西中医,2004,25(7):641-642. 被引量:37
-
2李祥,赵征.酸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33-5034. 被引量:36
-
3顾文祥.芦荟栽培与加工利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23.
-
4添田百枝 黄海鸥(译).芦荟治疗百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
5马凤良.芦荟妙用栽培大全[M].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8..
-
6顾文祥 等.芦荟栽培与加工利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
7陈玉明.芦荟治疗与妙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
8徐刚.芦荟开发应用前景[J].中国农技推广,2000,4:2-2.
-
9全先庆.芦荟的利用价值[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5:19-19.
-
10倪同汉.芦荟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9,8(2):71-77.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70
-
1杨勇,詹永.芦荟胡萝卜汁饮料的研制[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1):21-22.
-
2邵伟,熊泽,唐明.芦荟黄瓜复合饮料的研制[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5,11(4):15-17. 被引量:1
-
3聂凌鸿.芦荟的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144-148. 被引量:21
-
4胡世荣,何亚三.蒽醌衍生物的合成与光谱特性[J].合成化学,2006,14(2):154-156. 被引量:1
-
5张翠利.开封市场芦荟药材中芦荟苷和芦荟多糖含量考察[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4):45-47. 被引量:1
-
6石宇,李德如,阎国富.芦荟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131-132. 被引量:6
-
7覃惠敏,梁永生,陈全斌.文献分析我国芦荟研究现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5-6.
-
8谢宗波,姜国芳.中华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03-1704. 被引量:15
-
9马立安,夏帆,贺飞英,何新平.芦荟发酵乳饮料的研制[J].中国酿造,2007,26(8):85-87. 被引量:9
-
10谢宗波,姜国芳,钟少林,乐长高.芦荟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9):61-63. 被引量:19
-
1邱小宾.我国水利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4,33(4):224-224. 被引量:1
-
2刘霞,李宗洙.诸城市家庭农场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5,9(9):108-109. 被引量:1
-
3王松洋.诸城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5,9(9):85-86.
-
4黄生容.四川粮办工业经济效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1996(6):21-23.
-
5王振冰.山东省电力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能源基地建设,1992(6):18-21.
-
6檀双结.安徽省望江县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装备,2009(6):42-43. 被引量:1
-
7仲建惟,魏科.东城区土地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规划建设,1995(5):53-55. 被引量:3
-
8张瑞文.浅析贵阳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贵州畜牧兽医,2002,26(5):18-19. 被引量:1
-
9王晶莹.关于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5):37-38.
-
10张利红.浅析磴口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2(1):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