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际科技合作的目的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以最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与本国的优势重新组合与配置,以推动科技进步。高等院校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最好的推动者,高校也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
张昊
王伟
陈柏强
机构地区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2013年第8期26-27,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
参与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姜永镔,吕磊.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中的统筹问题[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4):127-129.
被引量:6
2
陈劲.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创新能力[J].科学学研究,2012(12).
3
王喜媛,叶明,张宏旗.
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3):74-7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菊,陈昆松.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管理机制与职责的思考[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65-66.
被引量:9
2
王兴放,蒋红,蒋皓,谈顺法.
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222-224.
被引量:6
3
李延瑾.
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认识及思考[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2):57-59.
被引量:10
4
武贵龙.
高校科技工作回望与发展思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32.
被引量:8
5
王宏韬.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4):371-373.
被引量:6
6
www. moe. gov. cn.
7
清华大学涉外科研统计数据.
8
古祖雪,柳磊.
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中国的缔约和立法实践[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49-55.
被引量:17
9
刘东民,方曙,马跃.
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思考[J]
.软科学,2003,17(2):55-58.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11
1
高茹英,任蔚,李红军.
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89-92.
被引量:10
2
孙明霞.
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细分管理[J]
.科技信息,2010(30).
被引量:3
3
王欣.
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78-79.
被引量:3
4
胡小立,杜德斌,林宇,王倩倩,刘承良.
区域内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开放度与科研绩效相关性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9):1036-1039.
被引量:2
5
冯素萍.
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思考[J]
.内江科技,2015,36(10):15-16.
6
李静一.
跨国多方联合研发中的知识产权二次转让权与保护[J]
.科学管理研究,2016,34(5):111-114.
被引量:1
7
宋振华.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综述[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9.
被引量:13
8
陈东莉.
合作交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6):255-258.
被引量:5
9
张蕊.
国际交流合作背景下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校科技,2018(6):41-43.
被引量:11
10
黄越,张宸璐.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研究型大学与跨国企业科技创新合作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1):138-144.
被引量:6
<
1
2
>
同被引文献
11
1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关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若干问题(节选)[J]
.广东经济,2004(6):29-31.
被引量:2
2
焦汉玮,马军.
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现状分析[J]
.科研管理,2008,29(S1):47-51.
被引量:4
3
赵金坡.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J]
.世界教育信息,2013,26(19):58-62.
被引量:1
4
郑如青,张琰.
北京大学科研国际合作的成效与发展对策[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5):851-854.
被引量:18
5
顾晓春.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科技合作[J]
.江西有色金属,2010,24(3):32-35.
被引量:2
6
文阳.
从SCI论文看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现状——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10-13.
被引量:5
7
魏江,梅景瑶,李晨,何秋琳,朱凌.
工程教育大学联盟的要素识别与模式建构——应用内容分析方法的多案例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3(4):21-26.
被引量:6
8
黄孚.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举措和交流现状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3):102-107.
被引量:12
9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哲.
创新驱动背景下广东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J]
.广东经济,2017(1):29-32.
被引量:4
10
周玲.
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国家为使命,奋发努力,砥砺前行——曲景平校长访谈录[J]
.化工高等教育,2017,34(4):1-6.
被引量:1
<
1
2
>
引证文献
2
1
曾小红,陈海鹰,张慧坚,李晓娜,谢龙莲.
海南省科技合作创新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8,38(1):123-129.
2
刘洋溪,秦函宇.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的要素识别与模型建构——应用内容分析法的多案例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19,36(1):95-10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洋溪,周治燕.
新时代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困境与路径[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6(1):55-59.
被引量:2
2
王立新.
“应用”抑或“基础”:高教制度建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2):45-49.
被引量:1
3
张洁,卢彦崑,张旭,袁旭梅.
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运行管理与对策研究——基于2006-2019年文本与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20(12):30-34.
被引量:6
4
钟珊珊.
新时期高校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江苏高教,2022(11):61-64.
被引量:2
5
胡顺顺,姚威.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合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与沿线68个国家双边数据的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2):88-95.
被引量:2
1
讯木.
浅谈俄罗斯经济过渡时期的国际科技合作[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6,11(5):46-48.
2
蒋泰维.
利用国际优质科技资源 推进浙江科技强省建设——在国际科技合作(杭州)论坛上的讲话(摘要)[J]
.今日科技,2006(12):3-4.
3
韩颖.
国际科技合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服务[J]
.天津科技,1999(5):34-36.
4
任奔.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J]
.上海综合经济,1998(6):19-20.
5
王登启.
美国当代高科技现状[J]
.科学与管理,2001,21(1):29-31.
被引量:2
6
何宗平.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1(11):12-14.
被引量:3
7
舒少泽.
应对科技全球化挑战方略[J]
.咨询与决策,2004(7):45-45.
8
徐冠华.
徐冠华:创新要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J]
.创新科技,2006(6):4-4.
9
李苗.
如何构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结构[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2):27-29.
10
王世浚.
21世纪的国际经济合作[J]
.南亚研究季刊,1997(4):46-51.
被引量:3
<
1
2
>
中国高校科技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俊
谭宁华
丁中涛
孔令义
罗建光
贾爱群
皮锡铭
陈旭波
潘晓玲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云南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大学
相关主题
石竹科
入侵植物
新记录种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