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科技产业》
2000年第8期56-57,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9
-
1谢丹.日本发展高新技术的政策[J].政策与管理,2000,.
-
2晓科.《印度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措施》,载《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12月.
-
3李荻.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77-78. 被引量:18
-
4王林.美国税收政策与企业的技术创新[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15(3):29-29. 被引量:8
-
5王丹.日本鼓励产品创新的优惠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15(2):20-21. 被引量:1
-
6于东兴.研制通用产品 发展软件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00(8):18-19. 被引量:1
-
7安筱鹏,杨春燕.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评析[J].中国信息导报,2000(9):46-48. 被引量:1
-
8孙玉芳.软件——21世纪信息技术的基础[J].中国信息导报,2001(1):60-61. 被引量:2
-
9柯世源,边疆.美国商务部年度报告——《2000年数字经济》摘要[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15(10):46-4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5
-
1周孺渊.中国是否能在软件业上模仿印度模式[J].现代商业,2009(4).
-
2凌云,李晓英,.印度信息软件产业腾飞之路[J].畜牧市场,2002,0(5):24-26.
-
3颜迟.美、中、印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08-110. 被引量:10
-
4凌云.我国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的策略——兼论印度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的经验[J].商业研究,2003(5):155-157.
-
5陈存友,王成.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初探[J].软科学,2003,17(2):38-41. 被引量:5
-
1孔斌.电子银行风险测度与解决途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4):235-235.
-
2国际风向[J].投资与合作,2004(8):12-14.
-
3陈聪聪,烟晓红.互联网金融下个人理财模式探究[J].现代营销(下),2016(8):106-107.
-
4胡喆.竞争加剧——加入WTO对计算机行业及上市公司的影响[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7(4):18-19.
-
5高科技板块:2001年增收不增利[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3):51-53.
-
6焦点[J].商界名家,2004(6):6-6.
-
7宋奕青.高频调研,他们在布什么局?[J].中国经济信息,2016(10):34-35.
-
8陶然.加息政策对证券市场各行业的影响分析[J].证券导刊,2004,0(17):48-49.
-
9陈虹.IBM会否成为又一个安然——华尔街再掀查账风暴[J].远东经济画报,2003(7):34-35.
-
10王安,褚志姣.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现状分析[J].丝路视野,2017,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