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视觉隐喻观照下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语-图”关系分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以视觉隐喻为理论契入点,经过研究发现,如果说由耶稣基督、圣母、圣徒等构成的圣像是以感性意象为单位,按照某种特定的意图,以融合或聚合的方式编织起来的具有合成性结构的图像,那么,作为虚拟时间的空间化构型,圣像视觉隐喻通过图像符号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不仅反映了人类隐喻性思维过程中语言和图像的悖论性共存与相互协作关系,而且揭示了圣像视觉隐喻典型的"语-图"关系折射出的时空观念:耶稣是人类为自己的内禀时间属性所作的宗教意义上的空间性塑形,即在天上和人间重建正义、仁爱王国的"神人"结合体。在这一意义上,耶稣不仅是神、人和神人之间媒介的三位一体,而且是时间、空间与人的形象三者合一的视觉隐喻——耶稣以承载人类原罪、作为人类赎罪的形象,在视觉时间理性的强力压制中,逐渐开启了人们对于内禀时间属性的体验。
作者 郭伟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72-578,共7页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AZW0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8.
  • 2保罗·德曼.解构之图[M].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3冯小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前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589.
  • 4John M Kennedy. Metaphor in pictures[J]. Percep- tion,1982(11) :1.
  • 5休·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美术史[M].毛君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 6潘道正.基督圣像:从冲突到审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1):28-31. 被引量:2
  • 7帕里坎.历代耶稣形象[M].杨德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 8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文学评论,2012(2):88-98. 被引量:118
  • 9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M].诸朔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 10卡尔·巴特.教会教义学[M].何亚将,朱雁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15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