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迹象论之于水墨画--临摹《庐山高图》的迹象感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迹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而有所表达。此为迹象之基本解释。在美术史上迹象作为艺术概念已经存在并为人所众知。当迹象被用于山水画来解释时,迹就是所谓的笔墨、肌理还有作画工具等;象就是构图、轮廓、构成等。《庐山高图》是明朝画家沈周所作,是其40岁时为其老师祝寿之作。在临摹此图是有感于其笔、其法、其意,是形神兼备之佳作。
作者
李筱
机构地区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1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迹象
庐山高图
皴
染
实践
分类号
J212.26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H}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
宋容.浅议沈周《l庐山高图》艺术表现手法[J]艺术理论,2008(09).
3
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H}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
迟轲;胡震.幽深的意境[M]{H}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1
张文燕.
试析沈周《庐山高图》的艺术特色[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8):29-29.
被引量:2
2
何禹珩.
庐山高图[J]
.月读,2016(5).
3
何娴倩.
以心造境——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5(3):148-149.
被引量:1
4
马成良.
明代沈周的绘画风格及造诣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0(23):78-79.
5
王俊民.
明代画家沈周佳作《庐山高图》浅析[J]
.惠州学院学报,1997,19(3):108-109.
6
吴李娇.
山水画风的过渡——读沈周《庐山高图》到《魏园雅集图》画风的转变[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6,0(4):30-31.
被引量:1
7
李瑾.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7(3):139-140.
8
沈周.
《庐山高图》[J]
.意林文汇,2016,0(22):4-5.
9
宋荣.
浅议沈周《庐山高图》艺术表现手法[J]
.美术大观,2008(9):20-21.
被引量:2
10
胥广福.
尚知庐灵有默契——沈周与《庐山高图》[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2(5):4-6.
被引量:1
<
1
2
>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温预关
梁茂植
秦永平
余勤
肇丽梅
李焕德
南峰
王峰
任斌
相关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相关主题
血药浓度
先锋霉素V
先锋霉素
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