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德育的本质 ,品德的内涵。
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58
-
1王海明.论品德结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25-29. 被引量:11
-
2于海涛.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120-122. 被引量:5
-
3杨巍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4-6. 被引量:10
-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1996,6(1):46-51. 被引量:370
-
5陈立思.论青年个体思想品德的结构和表现[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5,14(2):1-5. 被引量:1
-
6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的动态研究与方法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49-56. 被引量:18
-
7林崇德.论品德的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57-65. 被引量:24
-
8章志光.试论品德的心理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7-17. 被引量:12
-
9李雁冰.品德结构新探[J].齐鲁学刊,1995(3):117-119. 被引量:6
-
10肖兴政.品德结构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2):40-4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5
-
1李红革.高校学生辅导员品德结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25-27. 被引量:8
-
2冯光.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相互影响因素探析——以大学生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0,22(2):129-134. 被引量:1
-
3马春玲,关俊威.从品德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看其构成要素[J].学术交流,2012(2):22-25. 被引量:3
-
4李超民.三维运动发展模型:对思想品德多维立体结构的探讨[J].社科纵横,2014,29(1):166-169.
-
5汤利军,蔡皓.基于“立德树人”的我国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0):75-80.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46
-
1朱阳豪,王府.天津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评价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视野,2024(8):104-106.
-
2王琴,马忆南.立德树人视域下农村中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J].体育视野,2023(19):62-64.
-
3韩佳怡.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J].体育视野,2023(18):50-52.
-
4林直,顾沈阳.可视化定量分析视域下2011—2020年学校体育研究热点回顾与展望[J].体育视野,2023(4):7-11.
-
5焦亮亮.新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2):92-94. 被引量:2
-
6刘艳.“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8):104-106. 被引量:2
-
7杨震.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演变、建设价值、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8):12-23. 被引量:6
-
8夏孟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养的应然与实然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8(4):73-76. 被引量:9
-
9沈青群,刘爱花,罗永明.浅思新时期如何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99-200. 被引量:1
-
10谢云锋.以创先争优为抓手 提升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J].经济师,2011(7):121-122. 被引量:2
-
1甘其勋,林琇珠,刘彬荣.培养兴趣、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J].天津教育,1992(6):33-35.
-
2肖王平.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与教育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6,0(5):162-162.
-
3张定一.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品德课堂实效[J].新课程学习,2011(9):7-7.
-
4刘慧如.如何发挥小学各学科的德育功能[J].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1(2):22-22.
-
5何建东.注重德育实效 培养学生“三力”[J].才智,2009,0(36):218-218. 被引量:1
-
6宋玉珍.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措施[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4):76-76. 被引量:6
-
7李太平.科技教育的育德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1999(5):13-15. 被引量:3
-
8叶启明.发挥学科优势渗透思想教育[J].四川教育,1990(5):19-20.
-
9冯文全.试析知识与道德的联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17-20. 被引量:1
-
10蔡志良.论道德能力的构成要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7(4):11-13.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