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产性保护作为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国家明确其对象主要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从非遗作为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而言,显然存在着对非遗的本质属性与当代价值的误导。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非遗的精神性指向,将其还原至日常生活,使其在当代生活中仍然具有日常需求的功能。同时,充分发掘非遗的文化创意内涵,以文化创意为路径全面保护非遗的整体性。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51-159,共9页
Folklore Studies
基金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210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