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
Archives Science Bulletin
共引文献24
-
1焦艳婷.从家谱发展史看家谱档案属性的演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2):37-40. 被引量:7
-
2郑锦霞.百年档案定义略论——兼论我国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J].档案管理,2007(1):32-34. 被引量:4
-
3郑锦霞.百年档案定义论略——兼论我国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J].档案与建设,2007(4):12-14.
-
4孙学政.档案本质属性研究之管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2):109-112. 被引量:3
-
5殷红仙.档案鉴定标准与档案法规及档案标准化关系探析[J].档案管理,2011(5):14-16. 被引量:5
-
6马帅章,桑毓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综述[J].档案管理,2012(2):67-70. 被引量:1
-
7王茂跃.也谈档案实体是什么——兼析文件与档案关系[J].中国档案,2000(10):46-48. 被引量:1
-
8方泉,杜建军.海上风云激荡维权浪潮 神州文明钩沉蓝色记忆[J].海洋信息,2012,27(4):14-23. 被引量:1
-
9桑晟,唐莉.对“备以查考性是档案本质属性”观点的思考[J].天津档案,2013(4):13-15.
-
10张翠平,马帅章.“档案形成在前”争鸣综述[J].档案管理,2013(6):79-81.
同被引文献252
-
1赖早兴,董丽君.论行政犯立法中的行政前置[J].法学杂志,2021(4):67-73. 被引量:11
-
2刘绍华.试论档案的本质属性与特点[J].档案,1988(6):26-28. 被引量:1
-
3张秀廷.概念内涵综合构成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S1):106-111. 被引量:1
-
4蒋娟.对高校实物档案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1). 被引量:3
-
5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J].心理科学进展,1999,9(3):58-62. 被引量:32
-
6王茂跃.关于口述档案概念的困惑[J].山西档案,1998,0(6):15-16. 被引量:22
-
7王茂跃.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简评[J].北京档案,1998,0(12):19-20. 被引量:4
-
8刘建平.从信息和信息科学看档案[J].山西档案,1996(1):15-16. 被引量:21
-
9毛惕凡.关于档案的本质属性与档案定义关系的探讨[J].档案时空,1992(5):6-8. 被引量:3
-
10伍振华.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J].四川档案,1992(6):13-1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41
-
1张璇.对高校实物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8):149-151. 被引量:2
-
2林强.我国档案学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2(2):17-20. 被引量:6
-
3唐莉,桑毓域.“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一般属性非本质属性——兼与伍振华教授商榷[J].档案与建设,2013(11):11-14.
-
4李凌燕.档案本质属性之我见[J].黑龙江史志,2014(13):179-180.
-
5伍振华,王琳.对“备以查考性是档案本质属性”置疑论点的浅析[J].档案学通讯,2005(1):20-24. 被引量:9
-
6伍振华,赵晓辉.关于档案本质属性几个论点的浅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22(5):49-52. 被引量:3
-
7唐卫红.教学管理应重视电子文件纸质载体的保存[J].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48-449.
-
8常国梁.慎喊“狼来了”[J].中国记者,2006(11):95-95.
-
9孙学政.档案本质属性研究之管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2):109-112. 被引量:3
-
10李博.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69-170.
二级引证文献145
-
1郭朗睿,谢诗艺.大众档案意识存在要题初探:来自范畴论的启发[J].山西档案,2023(2):27-36. 被引量:4
-
2唐莉,桑毓域.“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一般属性非本质属性——兼与伍振华教授商榷[J].档案与建设,2013(11):11-14.
-
3李凌燕.档案本质属性之我见[J].黑龙江史志,2014(13):179-180.
-
4伍振华,王琳.对“备以查考性是档案本质属性”置疑论点的浅析[J].档案学通讯,2005(1):20-24. 被引量:9
-
5杨帆.对当前档案学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163-165. 被引量:1
-
6伍振华,赵晓辉.关于档案本质属性几个论点的浅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22(5):49-52. 被引量:3
-
7李月涛,王明丽.析社会需要转变与档案馆的社会化[J].兰台世界(上旬),2006(11X):10-11. 被引量:1
-
8常国梁.慎喊“狼来了”[J].中国记者,2006(11):95-95.
-
9何嘉荪.文件运动理论研究范围刍议——“文件运动模型”再思考兼答章燕华同志之一[J].档案学通讯,2007(3):24-27. 被引量:4
-
10孙学政.档案本质属性研究之管见[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2):109-112. 被引量:3
-
1谢英姿.家族档案的几个特点[J].兰台世界(上旬),2004(4):28-28. 被引量:2
-
2韩宝华.论档案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J].档案学研究,1996(2):10-13. 被引量:6
-
3郭丽华.试论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10):6-6.
-
4杨云松.浅析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和管理措施[J].黑河学刊,2009(3):128-129.
-
5汪海英.对档案的本质属性进行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6):37-37.
-
6程岱峰,陈淼淼.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档案,2006(4):38-39. 被引量:2
-
7黄夏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的统一[J].档案学通讯,2009(5):84-86. 被引量:15
-
8蔡玉英.口述档案定义探析[J].信息管理(上海),2007,20(3):31-36.
-
9程淑云.关于档案室应用计算机的若干理论思考[J].兰台内外,2000(S1).
-
10王艳秋.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特点和现代化进程[J].兰台内外,2010(6):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