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灰姑娘》和《哈利·波特》的象征——从女性主义角度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比分析童话《灰姑娘》和《哈利·波特》里的故事模式、人物刻画以及细节的象征意象的结果表明:《灰姑娘》只不过是父权制语境下的产物,用以潜移默化地教导出符合父权制标准的女性;而《哈利·波特》的作者则站在人的角度而不是性别的角度来刻画男性角色,肯定和赞美女性。此差异折射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其象征意象的女性主义解读,不仅加深读者对它们主题的理解和女性主义的认识,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莫群俐
出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Railway University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肖巍.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J].哲学动态,1997(2):34-36. 被引量:12
  • 2李银河.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J].哲学研究,1996(5):65-71. 被引量:38
  • 3叶舒宪.凯尔特文化复兴思潮与《哈利·波特》[J].瞭望,2005(1):56-58. 被引量:14
  • 4Elisaberh Gronfen &Misha Kavka eds,Feminist Consequences: Theory for the New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 5Simone de Beauvoir,The Second Sex, 1949, translated by H M Parshley, Penguin, 1980.
  • 6[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 7Simone de Beauvoir, Le deuxieme sexe, Paris : Gallimard, 1976, p. 32.
  • 8S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1949,translated by H M Parshley, Penguin, 1980, p. xli.
  • 9Karen Vintges,Simonede Beauvoir: A Feminist Thinker for our Tithes, Hypatia; Fall 1999; 14, 4;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 133.
  • 10S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1949, translated by H M Parshley, Penguin, 1980.

共引文献18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